褒义的成语故事

进修社 人气:1.22W

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学到一些褒义的成语,以下是本站小编收集的成语故事,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褒义的成语故事

褒义的成语故事一

【成语】: 甘拜下风

【拼音】: gān bài xià fēng

【解释】: 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成语故事】:

春秋时,秦国发生粮荒,向晋国买粮,而晋惠公不肯卖给曾给晋国很大帮助的秦国粮食。结果两国发生战争,晋国被打败,晋惠公也成秦国的俘虏。秦军带着晋惠公返回秦国,晋国的大夫们垂头丧气地跟在后面。秦穆公对晋国的.官员们说:虽然晋惠公忘恩负义,但我们秦国也不会把你们作为俘虏带回国去。晋国的大夫们纷纷下拜叩头:群臣在下风,听到了您在上风头说的话,希望您说话算数。后来秦穆公果然把他们都放了。甘拜下风由此演化而来。这个成语比喻自认不如,真心佩服。

褒义的成语故事二

【成语】: 改弦更张

【拼音】: gǎi xián gēng zhāng

【解释】: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成语故事】:

这句成语见于《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又见南朝·宋·何承天《上邪篇》:“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下面故事从《汉书》。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叫董仲舒,广州(今河北枣强东)人。他学习非常用功,整天埋头在书房里学习,书房附近的园圃,两三年都顾不上看一看。后来,他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

当时,汉武帝刘彻举贤良文学之士,请他们对施政方针提出建议。董仲舒说:汉朝继秦而立,秦朝的旧制度都不适用了。好比琴上的弦已经陈旧不堪,没法使音调和谐了,必须把它解下来,更换新弦,然后才可弹奏。政策制度也是如此。行不通了,就要改革,然后才能把事情办好。应当更换琴弦而不换,就是第一流的音乐家也弹不出优美的音调来;应当改革而不改,就是最贤明的政治家也不能创造令人满意的政绩。

……董仲舒还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即《礼》《乐》、《诗》、《书》、《易》、《春秋》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些,都为汉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改弦更张”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变更方针、计划或办法。

褒义的成语故事三

【成语】: 改过自新

【拼音】: gǎi guò zì xīn

【解释】: 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成语故事】:

汉朝初期,有个著名的医学家名叫淳于意。淳于意从小就喜爱医药,但因没有名医指导,医术不高明。他给人家治病,开的处方往往不灵验。到了他三十六岁的那年,才遇到了名医阳庆,并拜阳庆为师。淳于意向阳庆学习了三年之后,医术十分高明,替人治病,药到病除。但他喜欢到处游历,当了太仓令后,就很少给人治病了,所以有病的人都怨恨他。

淳于意四十岁那年,有人向朝廷控告淳于意。朝廷命令把他押送到京城长安受刑。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她们得知后,谁也拿不出主意来。起程那天,五个女儿只会跟着淳于意走,边走边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