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与当代民企文化的融合

进修社 人气:2.59W
论传统文化与当代民企文化的融合
[摘要] 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多数民企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或盲目照搬西方企业文化,终极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概念和功能的分析,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提出民企文化建设应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做到二者间的有机同一。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民企文化 融合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表明,我国民企的生命周期均匀不到6年,很多快速发展的民企昙花一现,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功能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自然和社会的所有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它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同时又对人类的社会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为本企业的股东、治理者、员工等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企业成长中一只“无形的手”,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一)、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组成要素中所有者(股东)、治理者、员工等共同接受的价值理念,因而,它能够把企业内各利益主体的需要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各方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奋斗,产生共同的回属感和集体感,减少相互间因矛盾而形成的内耗现象;(二)、进步企业绩效的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夸大社会、企业、员工之间均衡的利益分配,员工履行职责时有明确的需求导向,同时,夸大尊重、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为出发点。因而,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三)、增强企业协调力的功能。优秀企业文化使企业在物质利益分配、价值观培养、治理决策、战略决策等方面的熟悉都趋于一致,在共同目标的引导下,各利益主体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也相对同等和透明,因而相互间的信任感大大增强,矛盾、误解、隔阂等轻易消除,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四)、约束企业内各方行为的功能。企业文化中对价值观、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对所有者(股东)、治理者、员工等各方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五)、塑造企业形象的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充分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在治理上向大众展示企业成功的治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崇高的企业家精神,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积累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我国当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企业文化是与企业与生俱来的,人们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熟悉和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治理学者,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经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其产品大量冲击美国曾居于上风的市场领域,这一严重的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深刻反思。经过比较研究,美国学者发现成功的企业治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本的企业治理方法中有不少是为美国企业界所忽视的,其根本差异表现在,美国企业注重治理的硬件方面,夸大理性的科学治理。日本企业则不但重视“硬”治理,更注重“软”治理,即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比较的结果使美国学者熟悉到,文化是企业治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具有深刻的影响。随即,美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迅速在世界范围兴起一股企业文化***。
  我国的企业文化研究和建设远远落后于西方成熟企业,尤其是很多民营企业,基本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存在的题目有:
  1.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熟悉。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历史仅20余年,基本还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状态,他们以为在企业创业初期,主要精力应放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资金运作上,企业文化建设是进进成熟期后才需考虑的题目,是大企业的专利,民营企业没能力也没必要进行文化建设。还有的以为搞企业文化建设就要花钱,把企业文化看作一种锦上添花的东西,没有熟悉到其作为一种新型治理理论的价值和作用。
TAGS:当代 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