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ERP系统对企业治理及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

进修社 人气:1.24W
浅析企业ERP系统对企业治理及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
ERP系统是企业治理领域使用的重要工具,也是各大软件开发商的开发重点。这里以一个初步实现ERP运行,并从中受益的企业治理者角度浅议ERP为企业治理及财务工作带来的。  1、什么是ERP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企业资源计划,是目前企业治理界较为流行的一个名词,但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于企业治理者来说,经营治理本身就是对企业可支配的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创造价值的过程。但这时候的企业资源计划关注的往往是单个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治理范围较小、难度较小,多使用手工或传统处理流程进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资源及信息已难以通过手工操纵实现快速集中和优化,而市场竞争却日趋激烈,需要不断进步反映速度,减少决策失误。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实现企业资源计划成为企业治理的一个共同的需要。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供给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给链并对供给链上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治理、人事治理、实验室治理、项目治理、配方治理等进行有效治理,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提出的企业ERP系统是利用先进的机及工具,配合实用的治理软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企业价值链资源计划,达到高效、即时、高度综合的效果,为公司治理提供更有指导意义的资源信息。目前国际上有ORACLE、SAR等品牌,国内如用友、金蝶等都有自己的ERP软件产品。但在目前国内企业中鲜有完整的成功实施例证。  2、ERP作为企业治理的先进思想和工具,他为企业治理带来的变化。  (1)整合企业供给、生产、销售价值链。  伴随企业竞争范围的扩大,企业为了应对竞争,不但需要对自身资源信息的把握,同时需要将供给商和销售商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相对完整的供销体系信息,以共同应对变化的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多变的竞争手段,力争实现集体的竞争上风,达到共赢的目的。由于有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ERP,使企业有了实现整合价值链信息的技术平台,解决了手段的。  (2)治理思想的改变。  传统的治理模式夸大事前预计、事中控制、事后审核,业务的发生人为分为几个环节,而ERP的思想则是实时的跟踪,治理者可以跟踪到业务的每一步操纵,随时发现存在的题目。甚至通过专门的软件设计,让系统自动通报题目。公司的治理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而且部分原有的业务流程要重新调整,减少随意性,加强规范性。治理信息越来越精细和集成。例如在传统信息流体系下,要想得到实时的销售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天天或每一规定的时段由销售统计职员将一定时间的销售信息进行汇总后才能提供完整的销售信息。而在企业ERP系统下,物流和信息流是同时进行的,治理者可随时得到任何时间和任何时段的销售信息。  (3)信息来源的变化。  在原有的治理系统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是相互分离的,信息来源于对物流、资金流的综合处理,如月底综合处理全部的验收、领料、销售。在日常的运转中信息流是与其他活动相分离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有月度结算后才明朗,而ERP系统则把三者和而为一,每一种活动都连带其他活动,而且同时分不同的渠道各自集中,信息的来源已不是业务部分出物流信息,财务部分出资金流和信息流,而是,三流同时、即时活动。信息的来源向业务的源头延伸,特别是涉及物流的信息都要由物流职员在物流业务处理同时天生信息流,并定期或随时传递到整个系统。信息不必在规定的时间集中处理,财务职员的汇总各种信息载体的功能将向业务部分转变,财务更多的是监视信息的形成、信息、提出建议。业务与财务已经真正连为一体,信息共享。传统的企业财务信息处理系统,基本可以分为一级核算和二级核算两种模式,在一级核算模式下,企业的财务信息全部由财务部分根据各业务部分提供的原始单据集中处理,形成财务信息,出具各种会计报表。在二级核算体制下,企业财务信息处理由两层组成,第一层次的本钱回集、核算由各生产车间设立的本钱核算员完成,企业财务会计部分负责形成其他会计信息,出具财务报表。在这两种模式下,企业都可以使用手工处理,也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会计软件。但终极的财务信息、会计凭证、会计分录都是由财务部分制做。但在ERP处理背景下,企业财务信息的来源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各业务模块分散在各业务环节中,比如采购模块由采购部分使用、库存模块由仓储部分使用,销售模块由销售部分使用,总帐、往来帐模块由财务部分使用,各模块使用者通过一种环环相扣的方式形成终极的集成信息,而某些财务信息是在业务操纵时就已形成,比如:采购流程中,发出订单时不产生会计信息,验收进库时则通过对采购信息的.匹配自动天生标准本钱会计分录:  CR:原材料等  DR:应付帐款-中转科目  当财务部分核销供给商发票时天生如下科目:  CR:应付帐款-中转科目  DR应付帐款-某供给商  同时对于实际本钱与标准本钱的价差进行处理。由以上处理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在仓储部分的验收过程中已经产生,是在系统中通过对已经存在的采购定单的核销过程中形成的,但这种信息的重点是形成库存信息,用于指导采购和生产,而财务部分对供给商发票的处理过程是依据仓储部分的验收进行的核对和录进过程,产生的主要是对供给商的付款信息,两部信息通过一个中转科目合并成有效的财务信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财务部分可以实现对采购价格的尽对监控,在财务部分维护价格的情况下,采购订单的价格信息自动天生。在产品销售环节也是如此,产品根据销售定单,产品出厂时销售系统会天生如下分录  CR:产品销售本钱—标准本钱  DR:产成品—标准本钱  月末结算时调整实际本钱与标准本钱的差异,并在系统中天生发票,系统分录为:  CR:应收帐款-某客户  DR:主营业务收进—某产品  由以上可见,财务信息的来源向业务领域延伸,财务会计部分所做的工作是保证业务环节处理的正确性、及时性,并进行修订。传统信息处理方式下要等到材料进库、验收、财务部分核对供给商发票并登录帐薄后才能了解材料的进、出、存。而在使用ERP系统处理中,每一个环节业务的处理都有相应的信息形成,并可以随时检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