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审计在解决企业财务题目中的作用

进修社 人气:5.8K
论社会审计在解决企业财务题目中的作用
审计是当前我国审计体系的主流之一,它在维护市场秩序中起着极为重要作用。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财务,进步审计质量,就要建立起、公道、有效的审计行为监控机制,完善和社会审计  一、社会审计所发现的企业财务题目  (一)验资中存在虚报资本的题目  在社会审计的工作中,资本验证工作的程序和并不十分复杂,但假如验证工作不细致,草率从事,仍会出现很大的风险。验资风险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治理者使用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具体表现丸伪造账表凭证等资料,请有关部分出具假证实,虚报资产;伪造数份出资证实书等,用同一资产作多个公司的资本;采取迂回汇款、抬高设备购价等手法用中方资本作外方投资等。  究其原因,还是投资人有虚假出资的市场需求,因而不断挖空心思来规避和行业监管,同时密切关注行业的监管动态,以便乘虚而进。  (二)一些上市公司被拒尽发表意见的题目  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受到委托人、被审单位或客观环境限制,审计部分不能获取必要审计证据,以致无法对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时,只能放弃发表审计意见。一般情况下,拒尽表示意见极少出现。而1998年年报中竟有14家的审计报告拒尽表示意见,令人惊奇。深进其中原因,被拒尽表示意见的理由主要有: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审计证据不足;资产净值难以确定;未决诉讼持续经营难以为继等,从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面临的严重题目。其中,未决诉讼的原因,即有些上市公司涉及大量诉讼案,因此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拒尽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在这些诉讼案中,有的是公司本身经营状况恶化、无法偿债所致,有的则是为其他公司提供信用担保、承担连带责任引起,因此出具拒尽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并不为过。同时,也有两家被审计单位治理当局在董事会报告中,就持续经营难以为继的理由表示不赞同注册会计师的意见。  (三)企业在年报中存在的题目  1.货币资金账实不符。表现在:年末一般不盘点现金,现金的账面余额与现金的实有数不符;由于存在出借账户、隐瞒不正当收支、***私存和套转现金等行为,不提供银行对账单、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差异较大或存在长期未达账项等,使银行存款余额与账面数不符。  2.应收款项占用资金量过大。应收款项中的相当一部分不是由真正销售产生,常见的错弊有:股东投资不到位或抽逃资本,以借款的形式挂在“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上,三年后伺机作坏账处理;虚假销售,下年初做退货处理;收到欠款不冲账,列进“小金库”;不计提坏账预备;长期应收款无法收回也不做坏账处理,借以粉饰财务状况在“其他应收款”中隐含长期投资项目,在收回投资收益时冲减其他科目或将收益直接转存,形成“小金库”;隐含非法活动,将资金划出以从事私人牟利,如炒股、以个人名义注册公司等;隐含各种损失,借以粉饰经营成果。  3.随意调节利润,如:折旧计提不实,企业为了少交所得税而多提折旧或为了减少账面亏损少提折旧,将任意调整折旧政策作为调控利润的手段和杠柿递延资产的构成和摊销分歧规,将不应列进递延资产的治理用度、财务用度等列进以调增利润;通过延长或缩短摊销年限的方法,不摊、少摊或多摊递延资产来调控利润;用待摊费隐瞒或加大亏损,将待摊用度作为隐蔽亏损的避风港,把发生的大笔用度挂人该账户,不在一年内及时摊销,从而形成了潜亏;应摊销的用度不摊、少摊、多摊,以调节利润。  4.收进不进账,偷逃税金。销售产品不开发票,只开不正规的内部收据,借以不进账、逃避税务部分的检查;将收进挂在应付款、预收款上,长期不转销;用产品兑换原材料及抵偿债务时,不做销售处理;销售副产品、展销品、试制品,未办理进库的残次品、自制半成品等直接冲减本钱而不作销售处理;销售边角余料或利用边角余料生产的产品,不纳进会计记录,而计进“小金库”。  5.随意结转销售本钱。常见的方法有:在分配生产用度时,故意少留或多留在产品本钱,调节产成品本钱,进而产品销售本钱;将收到的销售款直接冲减生产本钱或将产品本钱直接转进往来账户,隐瞒收进和本钱;违反配比原则,少转、不转或多转产品销售本钱3随意变更用度分配方法和本钱方法借以调节产品销售本钱,造成了本钱数据的严重失实。  6.纳税所得额计算和应交税金不正确。如对应做调整的超标准工资用度及附加用度、白酒生产企业等的广告费、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超标准的利息支出和捐赠支出等,不做纳税调整,或不按规定调整;各种财产损失不经税务机关批准,直接计进损益,不做纳税调整;不按规定年限弥补亏损,将税后弥补亏损改为税前弥补,偷逃企业所得税。  之所以在年报中出现一系列的题目,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有的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活动简单,内部控制通常比较薄弱或不够健全,治理工作包括会计工作缺乏依据,或执行起来打折扣甚至根本不执行,增加了错弊的可能性;有的企业因投资主体未几,所有权往往集中在少数个人手里,加之企业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密切相关,投资者就很有可能为了企业或自己的利益而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利益;有的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合一,企业主和少数治理职员在企业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有的企业固然制定了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的具体执行却受到企业主和少数治理职员意志的支配,轻易产生主观武断、盲目决策、践踏内部控制等情况。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也会导致审计的基础薄弱,使审计工作量加大,审计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