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隐匿的赛伯空间

进修社 人气:1.07W

人们之所以将两性平等的乌托邦理想寄望于网上虚拟社会,是由于现实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现实显而易见。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女性群体与男性群体之间的巨大分野是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联合国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女性成年文盲比男性多60%,女童入学率比男童低13%,女性工资水平是男性的四分之三。在工业化国家里,女性失业率比男性高,妇女构成四分之三无报酬的家庭帮工。妇女贫困化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妇女常常与弱者、贫困划上等号。正如法国作家西蒙·波娃指出:妇女在社会中是次于男性的“第二性”。

性别隐匿的赛伯空间

在面对面交流的现实社会里,基于性别的互动会影响两性的生活机遇,女性的生理(physical)特征,即她的身体(body)限定并束缚了她的身份(identity)、思想(mind)和自我(self)。

因特网的出现似乎使这种状况有所改变。这种新型电子传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思想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威廉·S·吉布林(WilliamSGibson)将身体比喻为“肉”(meat),认为只要技术上可能,使得思想可以脱离肉体而植入网络(network)之中,身体就会像肉一样无用。雷恩多德(Rheingold)也同意笛卡尔哲学思想与身体相分离的观点,他认为网络世界中思想与身体的分离使得人类从中解脱出来,因为在网上沙龙中,没有人在乎参与者的相貌。雷德(Reid)对MUD研究结果表明,网民可以超越常规的性别、种族、阶级、年龄等界限,创造一种虚拟的自我,性别化主体(genderedsubject)与身体分离(Reid,1997)。虚拟空间突破了面对面现实生活中身体对思想的束缚,虚拟空间中的.自我不再具有诸如年龄、性别、种族等文化烙印。关于计算机中介交流环境中互动的研究表明:许多人充分利用了因特网提供的机会来展示一种不受身体支配的自我。布鲁克曼(Bruckman)1993年研究发现:在网上,投稿者可以匿名或故意隐瞒真实性别;斯普尔(Sproll)和凯斯勒(Kies-ler)1986年和1991年研究发现:在计算机中介交流环境中,基于文本的电子会谈可以消除人们的社会特征,因此可以减弱和消除两性之间的不平等。希尔茨(Hiltz)和图鲁夫(Turoff)1993年通过对比研究计算机中介交流和面对面互动两种环境中的两性参与度,结果发现总体上计算机中介交流环境中的两性参与的平等程度较面对面互动组高。菲革雷(Fu-igley)1992个案研究也发现在计算机中介交流中,女学生比在传统课堂上更勇于、活跃表达自己的观点。上述研究让人们看到了在计算机中介交流世界中两性平等的曙光(KevinCrow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