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论文范例

进修社 人气:2.99W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渐成熟,现代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通信工程等各个领域中,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通信工程论文范例,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通信工程论文范例

篇一:卫星通信技术在民航空管的应用

摘要

卫星通信技术在国内民用航空空管系统设备传输网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卫星传输有着通信带宽容量大、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同时,卫星通信传输还可以在不考虑成本的基础上,摆脱地理环境的限制,在实际使用中有着更加灵活、稳定的性能。因此,当前的民航空管领域高度重视卫星通信的开发和使用,以期通过进一步研究技术,使卫星通信技术有更好的性能,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卫星;通信技术;民航;发送站

1、卫星通信以及应用技术的简单介绍

1.1卫星通信的主要组成部分

卫星通信主要是指人们通过卫星作为中继站,然后通过无线电来实现2个或2个以上的地面站进行交流的通信手段。卫星通信系统是指人们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来实现地球站之间通信的通信系统。在民航空管领域中使用的卫星通信方式主要是地球上站与站之间的间接通信,其卫星通信系统由3部分组成,即卫星、地面发送站和地面接收站。卫星在太空中起到了信号转发的作用,其通过地面发射站发送无线电信号到太空中,经由卫星转发再次回到地面,最终实现2个地面站与地面站之间的信息交换。

1.2卫星通信技术在空管系统中的应用

中国民航空管卫星通信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5年开始逐步建立民航空管卫星通信网络。早期主要使用的是美国休斯公司推出的以卫星为基础的TES数字电话/数据通信网络,并租用了鑫诺一号卫星C波段转发器(2011年更换为中星10号卫星),C波段的使用频段为4~6GHz。此外,民航PES也在空管网络传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这2种类型的卫星通信技术都属于C波段卫星。21世纪初,随着我国空管事业的发展,旧的TES卫星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开始考虑新的卫星网络,之后,新的卫星网络——KU波段卫星在空管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民航KU卫星通信网于2002年立项,2005年进入安装实施阶段,并购买了1个由亚洲卫星公司经营管理的亚洲四号卫星,转发器带宽为54M。KU的使用频段达到了12~14GHz。因此,多个卫星通信技术交叉形成了卫星网络,从而达到了有效处理数字语音和数据通信的目的。

1.2.1C波段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

C波段卫星通信技术主要运用于空管卫星通信技术发展早期。早期以语音为主的PES和TES卫星通信技术,构成了1个完整的数字卫星通信系统。空管C波段主用网控站位于北京,备用网控站位于广州,采用频分多址方式FDMA来实现与地面站间的通信,室内中频为70MHz。随着空管事业的发展,C波段卫星仅TES卫星站在中南地区就有34个站点,在全网更是有着200个站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可以实现语音传输、雷达数据传输和电报业务传输。

1.2.2KU波段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民航事业发展迅速,进一步带动了空管事业的发展。但随着空管事业的发展和航班量的增多,对设备的依赖也逐渐加重,加之以往的C波段卫星通信技术资源紧张,其带宽相对小的缺点进一步被放大,卫星通信新技术的应用已迫在眉睫。此时,随着KU波段卫星通信技术的成熟,KU波段卫星通信技术也成为了空管技术人员的一个新选择。与以往的C波段卫星通信技术相比,其转发功率更大、接收天线效率更高、天线口径更小、成本更加低廉,最明显的优点是传输速度有着明显的提升,地面抗干扰能力也更加强大。这就意味着KU波段卫星可以处理更多的业务,得到更广泛的使用。目前,民航空管KU卫星全网采用多家设备集成方式组成,室内主设备采用加拿大PolasatVSATPlusⅡ的产品,室外单元ODU主要由美国EFDATA公司提供,室外天线主要由石家庄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所提供(有6.2m、4.5m、3.7m等规格),空管KU波段主用网控站位于北京,备用网控站位于上海浦东,全网网络划分成3个组网进行通信。KU波段卫星通信技术在空管主要应用在视频、多媒体会议、热线电话、雷达引接数据、气象广播数据、低速异步数据等方面。

2、卫星互联网和卫星宽带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卫星通信的频率和范围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发展。随着空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旧的KU卫星通信技术同样会落伍,比如KU波段卫星同样存在雨衰过大等缺点。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对卫星通信技术的需求,Ka和Q等卫星通信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与KU卫星技术相比,Ka等通信技术同样有可用带宽更宽、抗干扰能力更强、设备体积小的.优点。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卫星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也是未来卫星通信的大趋势,这也是因为卫星通信技术有着远程通信、广播通信等特点。

3、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和讨论可以发现,在空管领域,卫星通信技术得到了充分、有效应用,且在社会其他领域的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更加深入、具体地进行卫星通信技术研究,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设计来促使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从而找到更多新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高源.卫星通信技术中语音传输技术的应用[J].新媒体研究,2015(09).

[2]卢航.论卫星通信中语音传输技术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5).

[3]陈希湘,刘益成,沈孝科.移动通信中语音编码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电信快报,2005(08).

篇二:智能家居系统结构的相关无线通信技术

【摘要

文章首先介绍了智能家居的应用范围及系统构成,进而分析了和智能家居相关的无线通信技术,最后提出了智能家居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

智能家居;系统结构;相关;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前言:

在我国物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目前智能家居已经被作为物联网应用的一种具体体现得到了大力推广。所谓智能家居也可以被称作智能建筑或者家庭自动化,目前因为智能家居一概念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智能家居的定义也尚未标准化。而在智能家居中无线通信技术是其主要的支撑技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智能家居中家用电器、通信设备等相关设备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实现了异地及集中化的控制和监视[1]。

一、智能家居的应用范围及系统构成

1、智能家居的应用范围。智能家居在早期的应用中,主要应用于供暖和照明设备中,而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目前在智能家居的应用范围上也十分了很大的扩张,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家电控制、家庭安防、开关照明控制、日常服务、信息服务[2]。2、智能家居的系统构成。如图1是所示是目前主要使用的智能家居的系统构成图,其已经在服务的内容上实现了极大的丰富化。从应用系统的角度上进行观察,在室内所安装的个产品其本身就是一个由控制节点和终端节点所组成的。而其中控制阶段在设备的对应功能上要更为集中,其既可以和终端阶段进行通信,同时也可以和外部的网络实现联通。比如IPTV机顶盒便是如此。而在智能家居中控制阶段的功能又是由专业控制网关和设备予以提供。此外,在智能家居的终端阶段的控制命令上,还可以在室内通过开关、手持终端以及电脑等方式进行方法,同时也可以在室外通过手机短信、电话拨号以及电脑操作等方式实现远程的操作。

二、相关无线通信技术

1、传送信息的分类。通过对图1的观察可知,对于智能家居的家庭内部网络中的传送信息而言,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类别:其一为控制信息,该类信息主要应用于室内和家庭网关之间的相互控制;其二为多媒体信息,其主要应用于用户接口和家庭网管之间的交互工作[3]。2、家庭内部适用的无线通信技术。目前应用于智能家居家庭内部的适用无线通信技术很多,以下具体介绍两种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无线信息技术。红外线通信技术。红外通讯技术是一种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协议,可对传统的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给以代替。传输的距离一般在一米之内,通讯使用的介质为红外波段内的近红外线。因为红外线在传输上抗干扰性的能力很强,同时成本较低,因此目前是在智能家居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无线通信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红外传输接口以及红外遥控中。但是红外通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如传输的距离很短,对于非透明物质的穿透性很差,难以对房间内其他产品进行遥控等。蓝牙是一种支持点到多点、点到点的一种无线通信协议,其传播的距离在十米左右,在使用放大器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一百米。但是蓝牙也具有一个较大的缺陷即在成本上过高,导致其在智能家居上的大规模使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三、智能家居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建议

一,针对于一些房间较多的家居环境,为了减少无线通信的盲点可以使用增加无线中继,通过信号的转发实现盲点的减少。

二,对于一些别墅、复式以及多层的建筑环境,可以在使用中将技术之间进行互相之间的协调和交叉的应用。例如可以将无线通信技术和有限通信技术实现结合应用。比如在楼层地区可以使用有线的方式进行转发,避免在楼层内的钢筋网导致无线信息的传输被障碍。

三,在智能家具中对于需要使用红外控制的智能设备,在使用时需在有效的范围内安装红外信息的转发器,便于对长距离信号的接受。

四,在智能家居的产品选型中,需要尽量采用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无线产品。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阶段我国智能家居上的建设尚处于初步阶段,和智能家居相关的无线通信技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随着我国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家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未来智能化家居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而相关的无线通信技术也必然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坚强,何穗强,明仲等.基于智能网关的数字家庭系统研究与设计[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31(6):630-637.

[2]乔季军,王德宇,李玉琳等.融合ZigBee与WiFi无线技术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J].自动化仪表,2015,36(12):48-51,55.

[3]姚国风,庄斌,赵大明等.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6,39(2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