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观的社会反思

进修社 人气:2W
大学生择业观的社会反思
[摘要]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择业上向往社会地位高、经济效益好的工作岗位,热衷于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高薪工作,这就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大学生产生此择业观,人们除责备外是否有过深刻的社会反思?客观分析大学生择业观形成的真正原因,探寻大学生择业观转变的突破口,正是本文研究的主旨。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观;社会反思
  
  所谓择业观,就是择业主体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可、对职业的社会地位、工作待遇等最基本的判定。择业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它随着社会职业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择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不同时期的择业观念受人们对社会的熟悉和知识积累的限制,受社会观念、道德观念、生活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择业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方面的集中体现。择业观一旦形成,就会深刻地影响、制约人们的具体的择业行为。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有关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也就成为了理论界研究的热门题目。研究大学生择业观的表象、特点和原因,从而采取正确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和顺利就业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状况
  
  职业选择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也由“统招统分”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已基本认同、接受“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一就业制度,反映出他们能够积极地面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勇敢地接受社会转型带来的就业制度变化。当前大学生择业标准很多,包括对职业的评价和对职业的地理位置、报酬、工作条件、保障体系、发展前途等其他各种因素的考虑,大学生的择业观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
  一是择业动机。大部分大学生选择职业、从事工作的动机是把经济收进放在首位。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62.9%的学生选择到经济收进高的单位就业,甚至有不少大学生赞同“有理想不如有钱,成才不如发财”的观点。根据中华英才网主办的对2006年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职业时,物质因素首当其冲,如经济收进、物质待遇、工资福利、报酬、工作环境等。能够满足以上要素的工作单位和地域就成为大学生的最爱,收进高、待遇好的单位成为毕业生追求的理想目标。那些经济效益好的公司和带“外”字的企业轻而易举地把中国高校大批的优秀人才吸引往了。《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公布了面向2008届毕业生的“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对试用期后的工资的预期”这样的题目,大部分大学生的选择范围在4000元~1500元之间,这部分毕业生占了总数的67%,选择3000元以下的大学生则占了54%,但能够接受1500元~800元的大学生还是少数。希看4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占了27%。反映了当前大学生择业动机中十分看重职业的物质利益和稳定性,不少大学生已把高收进、高待遇、高地位作为衡量人的价值标准,因而在择业时更多地注重现实,满足安逸生活。
  二是择业地点。大学生青睐经济发达地区及城市。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都希看在大城市就业;来自中小城市的毕业生44.7%希看在大城市就业;来自乡镇农村的毕业生98%不愿意回乡就业。“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8%,而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19.2%。即便是来自于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有约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宁愿要北京的一张床,也不要外地的一套房”是他们择业观的真实写照。其普遍趋势是边远地区的大学生向往内地;内地的向往沿海;农村的向往城市;中小城市的向往大城市;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甚至中小城市的大学生,千方百计想办法到内地大城市或到沿海开放城市。在选择经济区域上56.6%选择到沿海发达地区。在首选就业地区中,北京、上海、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州和深圳排在前三位。很多毕业生在择业上一反过往“到基层往、到边疆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往”的“老三到”而转为“到国外往、到沿海往、到钱最多的地方往”的“新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