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的研究

进修社 人气:1.21W

监督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对会计主体资金的取得、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其符合规定要求,实现预定目标。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是当前会计界面对的首要。

会计监督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的研究

一、会计监督的制约因素

l.约束机制不完善。新的《会计法》已经颁布,从宏观上为会计人员依法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但相关配套法律、法规没有跟上,如上市公司出具虚假的会计信息,《证券法》规定只处罚造假者,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损失没有赔偿责任,而且处罚力度不够,没有对受害者的赔偿负责,使造假者不痛不痒、屡查屡犯;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执法功能模糊,执法机构职责、权限有待明确;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经营的多样化,有针对性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尚未形成,难以应对复杂多样的活动。

2.会计管理体制不顺畅。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原有的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已显露出来,如:行政管理“政出多门”、组织和机构权限不清,重复监督、真空监督,管理职能不能很好体现;企业会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使会计行为成为企业行为,会计工作受制于企业当局,难以实现有效监督;会计人员的自律组织尚未形成,行业组织的约束力度小,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自我规范的机制。

3.会计执业环境不规范。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结果表明,会计人员、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执业很不规范。受拜金主义的,人的价值观也产生扭曲,企业追求短期行为,会计人员惟命是从,在权力、利益的驱动下制假、造假,失真的会计信息泛滥,严重恶化了会计的执业环境;注册会计师执业市场混乱,行政干预、地区(部门)保护现象严重,严重制约着注册会计师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的发挥,导致中介业务的变相分割,中介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恶性竞争,带来一些中介机构和会计执业人员在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上放纵,虚假信息得不到揭露,风险意识较差,甚至迎合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客户利益的需要,弄虚作假,通同作弊,造成经济信息质量低下,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的有序运行。致使内部监督机制无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要用成本较高的外部监督机制,但外部监督机制也不完善时,就会严重阻碍经济健康。

4.企业法人的约束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失调。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会计就是记账,谁也能干,谁也能干好。企业管理者会计知识甚少,没有认识到会计是一门,有其本身的性,未从思想上认识会计信息失真同样是造假、制假,对国家经济良好运行的危害是致命的。究其原因,其一是企业管理者法制观念淡薄,以不知情、不懂会计为由,将会计信息失真一推了之或找个替罪羊,以减轻自己的责任;其二是企业管理者的短期行为,指使会计人员制假,以实现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其三是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人约束机制。同时,企业内部会计基础工作不完善,内部控制不科学,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健全,财务和会计职能不区分,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造成内部控制严重失调。可以说,会计信息失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管理当局干预造成的。

5.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会计信息来自企业内部,虚假的会计信息也是出自会计人员之手,究其原因:一是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不学法、守法、执法,不能、理解。领会法律的内涵,有意无意制假;二是会计人员缺乏执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三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自我管制能力差,惟命是从,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制假;四是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还有一些是无证上岗,对会计业务不精通,会计信息失真难免发生。

二、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会计监督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法律法规做保障。法律是立法机关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推行的人们的行为规范。依法制国在企业监督问题上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依法治国,要逐步实现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首先,应尽快出台《会计法》实施细则,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其次,改革现行的会计制度,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法力度,加重违法。违纪成本,增加对受害者的赔偿责任,真正使造假者罚的起、赔不起,不仅要处罚违法违规的企业,同时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审计人员及有关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真正触及造假者的痛处;第三,加强新闻媒介对违规企业的曝光,同时,加大对守法企业的宣传力度,弘扬正气;最后,出台《会计信息质量法》,强化《会计法》及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实施,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增强《会计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