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不同哲学观念下的色彩审美

进修社 人气:2.99W

摘要:色彩的审美原本是一种本能反应,不同的文化又为其赋予了不同的寓意。通过分析我国的主要哲学观,进而得出在其影响下的不同色彩观念,有利于我们总结现今人们色彩审美倾向,进而指导我们设计实践。

浅论我国不同哲学观念下的色彩审美

关键词:五色观;色彩审美;儒家;道家

人们对于颜色的审美原本是一种本能的感官反应,关于颜色的审美我们还应感谢我们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是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颜色,如美丽的花朵,绚丽的小鸟,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大自然对于我们的审美洗礼,使我们懂得什么是美丽、什么样的颜色搭配是漂亮的。随着知识文化的进步,产生了不同哲学思想,在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于色彩也有了不同认识。例如,同样是黄色,西方人由于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使人们联想到背叛与邪恶;但我国却认为其是黄权的象征。以下就简单谈一下我国的不同文化认识下对色彩审美的影响。

一、五行学说影响下的色彩观

(1)五行学说与五色观

提到五行学说,我们知道它是由于古代人们对于事物认识不足,认为世间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用五行之间的关系来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相信一切都不是孤立的、静态的,而是连续的,在相生相克的运动保持协调和平衡。关于五色为什么是黑、青、赤、黄、白,其原因尚且不知。当然阴阳五行说为五色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五色其它五行相互关联被认为是构成世界秩序的因素。例如五色(黑、青、赤、黄、白)与五行(水、木、火、土、金)、五方(北、东、南、中、西)、五时(冬、春、夏、长夏、秋)、五音(羽、角、徵、宫、商)、五气(寒、风、热、湿、燥)等组成了一个可以相互转变、相互依附的系统。

(2)五色观对审美的影响

五色观对人们用色影响,我国古代建筑用色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例如古代建筑的柱子和门窗是木制的,它所选用的颜色只有黑色或者红色,很难见到有其他颜色的柱子。分析原因,从五行角度分析,是因为柱子和门窗由于是木材所制,与之相生的是水和火,所以分别用是黑红两个颜色色,而与黑红对应的黄白两色分别代表的是土与金,正好与木相克,所以禁用。还有红色的墙与柱子搭配黄色的屋顶,符合五行中火(红色)土(黄色)相生,给人以和谐之感(如图1)。此外四方颜色,例如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我们从紫荆城的屋顶颜色可以得到印证。当然,这也仅仅是从一方面推测人们在古代建筑装饰上的用色偏好。

二、儒家色彩观

(1)儒家思想与色彩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治”,重视伦理道德。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汉代董仲舒制定了“三纲五常”成为两千多年人们生活礼仪规范的准则。色彩作为装饰生活的审美需求也无法免去被纳入封建礼教和等级的规范。孔子极力提倡中庸哲学,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境界。中庸的观念在色彩上体现适度的色彩装饰。孔子在《论语・雍也》中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儒家色彩观的影响

从儒家思想来看,色彩的装饰暗喻着人们高尚的人格,我国色彩艺术形成特定的象征意义也是这种类比思维方式下影响的结果。例如我国的传统戏剧的脸谱,不同色彩的化妆就被赋予特定的寓意,不同色彩代表着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德,例如:红色代表忠勇,黄色代表刚猛,黑色则表示刚直不阿,白色代表奸诈阴险。儒家思想还从道德方面暗示了古代的用色。在封建社会由于儒家思想强调“礼”的观念,把正色和间色分别赋予了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等级制度的色彩代表了君臣关系。例如只有帝王可以用正黄色,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如图2)。特定的民俗仪式对色彩也着有约定俗成的规定,例如民间结婚大多采用红色,象征着喜庆;而办理丧事等通常用白黑二色,意味着庄重。同时,每当改朝换代时,都要制定繁缛的色彩等级新制度。因此,儒家的“礼”为色彩赋予了不同的等级及不同的意义。直到现代,我们还受着儒家色彩的影响,在设计的时候会用到中国红象征喜庆,金黄象征帝王的高贵。

三、道家色彩观

(1)道家关于色彩的论述

道家崇尚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认为冥冥之中都有法则,主张无为思想,无为而无所不为;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老子的知白守黑、删繁就简的.黑白理论构成了“虚无”的色彩美的真境界。庄子继承了老子朴素色彩观的思想,而且显示出更为彻底无色论。“天地”篇中直接提出了“五色乱目,使目不明”,表现出了道家“无色而五色成焉”的那种黑色主导色彩观,体现在艺术创作上就是追求无色之美,选择黑色(玄色)为道的象征。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

(2)道家思想对色彩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对我国绘画用色的影响。道家主张“玄学”,崇尚黑色,认为黑色是胜过其他一切色彩的上上之色。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黑色,是幽冥之色,是超然生死的天界之色。在山水绘画上,以“自然”作为最重要的审美品格,在用色上,水墨之风压倒了以青绿山水成为主流。古代山水画家几乎都未脱离道家思想的影响,山水绘画兴起的本身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在绘画技艺上,注重用墨的虚实相间,精神自由。将“以技进乎道”作为画家毕生最高境界。道家对黑色的审美态度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绘画色彩美学思想,不施丹青、光彩照人,并奠定了墨色在中国绘画的造型地位。墨的清淡变化,席卷了这个世界的丰富,又放弃了这个世界的丰富。黑白色作物无彩色,既可以调和对比色,自身的清淡变化也深受简约、朴素之人的喜爱。

四、总结

由最初人们对于色彩本能体验,到人们受文化影响而产生不同的色彩审美取向。色彩已不单单是事物颜色,而且具有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在现如今,我们虽然不再受封建礼仪以及等级制度的制约,但是我们在潜移默化中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我们在选择色彩时,还是会受到这些传统色彩观念的一些影响。因而在从事设计时,首先我们要研究的便是目标人群的文化背景及生活习惯,从而总结出人们的喜好,这样才能设计出更适合人们的产品或建筑。还有在现如今全球化的趋势下,只有发扬本民族的优良特色,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王文娟.论儒家色彩观[J].美术观察,2004(10).

[2]张缨.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探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05).

[3]程亚鹏.中西美术色彩观的比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9).

[4]黄国松.儒家和道家的色彩观[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