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理科生就业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建议

进修社 人气:1.36W
试析理科生就业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建议


  论文摘要: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理科生的就业问题尤其突出。通过对社会、高校、学生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认清理科生就业难的核心就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提出通过优化专业设置、推行导师制、加强就业指导等途径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论文关键词:理科生;就业能力;导师制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而理科生的就业问题尤其严峻。业内对此现象成因的研究颇多,总体上都是从社会、高校、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从社会与高校关系角度分析,公共就业服务不完善和教育的供需双方信息沟通不够;从高校与学生关系角度分析,学生依然以学校老师为学习主体,不能够独立自主地面对和处理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社会与学生关系角度分析,学生仍然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能清晰地了解社会的需求,无法对自己准确定位。以上三方面都是导致理科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所以,提升理科生就业能力,促进其就业,已经逐渐成为各界达成的共识。

  一、理科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1.高校教育体制与劳动力市场没有有效链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传统的人事管理逐步向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用工模式转变,体现出对劳动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更高要求,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的建立也使得劳动力市场对人才有更高的要求。而当今教育观念、教育机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忽视了高校和社会之间供需双方之间的沟通,制约了理科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致使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现今属于高端人力资源的理科生面对的就业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即结构性失业。一方面处于失业状态的部分大学生属于结构性失业,它意味着大学生的技能、知识、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无法满足需求方岗位职能的基本要求而无法就业。最明显的就是当前出现大批理科毕业生就业不对口现象;另一方面,即使是暂时就业的部分理科生,也因为就业能力的适应性、灵活性不够,在某些技能和个人品质方面难以适应企业和各组织的要求,致使自行解职或被解雇。综合理科生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与理科生个人技能及品质的不合格都表明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明显不足,不能做到供需双方的双向选择,不能有效地对人才进行合理培养和准确定位。
  2.高校教学中缺乏教师和学生互动,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
  自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工科院校又对理科存在习惯性的“放松”,使得理科院系教育资源的有限和学生数量急剧膨胀之间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理科生从压迫式的高中教育中释放出来,又遭遇大学教育形式上的宽松,几乎立刻就形成一面倒的懈怠浪潮,出现了无自制能力等严重的缺陷。高校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形成有效互动,依旧沿袭“我教你学”的传统教育思想,使得理科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持续萎缩,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从而致使理科生的各方面素质不能有效提高。一个人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品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劳动技能及审美观等。但是现今工科院校的对理科生的教育模式不能有效地提高理科生各方面的素质,而高速发展的社会恰恰需要劳动力表现出较高的素质和能力。这也导致部分理科生即使就业后在专业技能上能够适应企业的要求,却不能正确地面对和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致使自行解职或被解雇。
  3.理科生在择业上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
  随着高校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的招生规模爆炸式扩大,大学毕业生已成为城市新增劳动力的主体。数据显示,由高等院校培养教育的毕业生人数2003年212万,2006年413万,2009年已达到611万,这是扩招效应显现前2001年100万毕业生的6倍。另一方面,近年我国16岁以上新增劳动力每年约1700多万(其中城镇新增劳动力与约900万人),下岗人员460万人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0万人。每年有8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和300万个自然减员岗位,从总量上看,就业需求远远大于就业岗位。(国家发改委,2006年)在此背景下,理科生的就业日益艰难。部分理科生在择业上不了解社会需求,在学校学习期间因为自己是理科生就一直承受着毕业后就业难的.朦胧压力,没有去实际了解具体情况,没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甚至产生生不逢时的悲观,间接导致理科生在大学期间对专业知识的储备不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心态较差。部分理科生毕业后不能对自己合理定位,择业思想上常出现急功近利、虚荣攀比的误区。传统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并造成“有业不就”的局面,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理科生提高就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1.加强高校与社会的沟通,合理设置专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行业的削弱和新兴行业的兴起,都对高校的专业设置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能够适时、合理地设置专业,尤其对理科专业能够结合社会需求慎重选择,能够做到不盲目开设新专业,着重对理科专业进行社会技能方面的教育;还要注意的是,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周期性,并不能对社会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映,具有滞后性,所以高校应重视社会的未来需求,能够高瞻远瞩地看清社会发展形势,为提前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做出努力。高校应建立与社会深入接触的组织机构,能够长期而深入地对社会做形势调研,合理分析社会需求,做好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为学生就业服务,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实行导师制,实行启发式教育
  大学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不是放任教育。按照心理学的解释,素质是指人自身所存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及其结构,是决定其主体活动功能、状况及定量的基本因素。素质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促进学生全方位共同发展为目标,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指导促使其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良好价值观的学生。在理科学生教育中,要勇于打破陈规,增强课堂互动,实行导师制。对决心考研和毕业就业的学生分别对待,做到针对性强、目的性强,切实强化理科生就业能力。通过组织座谈会、研讨会,着眼于当下社会的政治时事、经济趋势、专业形势等深入社会的话题展开讨论,使理科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树立合理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加强其对较为抽象的理科知识的学习动力,提高其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