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

进修社 人气:7.14K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探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寓教于乐的重要性,高等教育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文章主要针对非艺术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展开讨论。

关键词:

非艺术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综合素质

在高职教育中,音乐作为培养学生审美价值的重要课程,是一种艺术,也是人们情感外放的一种表现。音乐具有美感和艺术感,这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我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逐渐具备较好的审美观念,获得审美的基本能力,对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一、音乐教育对非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

(一)音乐教育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音乐是用声音为工具,利用音符变化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活动,能够使人感受到生命的灵动。音乐作品表达出的情感是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共鸣,引起观众或愉快、或悲伤、或振奋、或激昂的情感。这种情感能够使人得到一种心理的慰藉[1]。通过音乐表演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参加一些音乐活动,例如到敬老院演出、街头表演等方法。让学生能够展现自身的音乐水平,在丰富舞台经验的同时还提高了心理素质。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音乐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课程,在此过程中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得到艺术熏陶,并且能够通过适当的音乐鉴赏、音乐训练,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有助于提高其对音乐的热情,不断挖掘其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属于艺术范畴,通过优美的音乐,营造一种艺术氛围,在艺术熏陶下,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其艺术气质。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音乐教学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艺术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音乐教学中,能够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习音乐的同时,了解一定艺术的内涵与审美,培养其对音乐鉴赏的观念,提高其审美能力。音乐教学中有大量的音乐鉴赏,能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学能够通过学生的联想与感悟去发现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丰富精神文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除此之外,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促使学生互帮互助、相互包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非艺术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对策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除了丰富教学内容外,还需要重视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通过游戏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2]。现代学生多对流行音乐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音乐作品游戏,教师播放音乐作品,比较答题正确率。通过将这种简单的小游戏加入课堂教学,能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够提高对音乐教学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音乐教学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积极性是非艺术高职院校教师思考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音乐作品分析,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3]。例如在鉴赏音乐作品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再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功能,配上与作品相符的影视作品,再将作品进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用多媒体演示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教学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音乐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加强音乐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同时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教师要从日常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展各种音乐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东西能够应用于音乐教学中,例如动漫中的音乐、广告音乐都能够作为音乐素材。《letitgo》是迪士尼电影《冰雪奇缘》的插曲,一经播出便得到了全球人民的喜爱,教师可以通过音乐鉴赏和演唱教学,提升学生对音乐教育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文章首先分析了音乐教育对非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推动非艺术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烨.浅谈非艺术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3(6):143-145.

[2]李姣.四川省非艺术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J].参花,2013,21(16):90-91.

[3]武绍宏.培养高职院校非艺术类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4(4):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