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浅论基础美术教学的实施

进修社 人气:1.08W

教师是美术教育的主导,其导向性对学生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小学美术课程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课程结构以学科为中心,教学偏重技能训练,课程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并且在涉及美术知识的诸多领域都有所掌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艺术类毕业论文-浅论基础美术教学的实施

浅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希望能帮到你哦,更多内容请浏览()。

摘要:美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作为美育重要分支的美术教育,挑起了美育工作的大梁。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教育定义为:通过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的教与学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其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为主线;从而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不难看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受益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价值得到体现的老师,最终将扩大到即将被造福的整个社会。因此,这项课程的实施是一项严肃而又重大的工程。但往往在教育过程中被忽视。那么,如何使美术教育这项课程顺利实施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要解读出清晰的美术教育基本理念。

(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这也是基础美术教育的基本任务。不管是现实生活中对学生生活情操的陶冶,还是为将来学生深造美术奠基,基础美术素养的形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都是必要的。美术理念比较抽象,对他的接纳理解甚至是利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慢慢去体会,去揣摩。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学者大有体会。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在教育学的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最初兴趣的培养,甚至决定着一个人专业发展的方向,美术教学也不例外。让学生对美术有兴趣最终感兴趣美术教学工作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变我者活。”就是关于创新的言论。自长沙汉墓《人物龙凤帛画》出土后,人类纤维质制品作画的方式传承未曾停止过。纵观洋洋千年文化,各朝各代都不曾雷同。或取材、或构图或笔墨着色,风格各异,大都在传统上有所创新。美术教育,教会学生的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重要的是会在继承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学会一种变革的精神,去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要有一支能够驾驭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美术教育的主导,其导向性对学生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小学美术课程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课程结构以学科为中心,教学偏重技能训练,课程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并且在涉及美术知识的诸多领域都有所掌握。适当引导学生走全面发展的路子。弥补课标的不足。在此过程中,即要求教师能把握总的教学动向,又要有丰富的其它美术相关知识去教会学生,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一线的教师,要有扎实的剖析教材的能力。

美术教材的编写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它的编排始终坚持着一定的原则性。即:统筹于美术新课标的原则;地方教材突出地方性原则;坚持实用性原则。

东光县小学课程改革已有几个年头。以2012年农村小学使用的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其编排也是围绕;“认知、情感、技能、应用”四类目标展开的。教师要懂得这四类目标在实施后各自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