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学困生的特点及转化措施论文

进修社 人气:1.01W

【摘要】:语文学困生的成因是复杂的,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家庭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学校的因素、语文课程的因素、教师自身的因素等等。语文教师要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来审视语文学困生的转化,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用深厚的师爱和信任去感化他们。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方式,引领他们走上语文学习的正确轨道,让他们也尝到成功的乐趣。

七年级语文学困生的特点及转化措施论文

【关键词】:语文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人的立身工器,可见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文学困生的出现,成了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一个新的难题。学困生的转化情况,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学质量和育人目标,本人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进行了一些探索,以期通过语文世界这个五彩缤纷的舞台,带给学困生诗情画意的享受。

一、七年级语文学困生的成因

一个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总体上说有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事实上,在形成学困生的过程中有些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交互作用,而大多数学生之所以语文学业不良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在这些因素中,学生个人的内部因素成分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动力不足

进入七年级以后,随着课程难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也开始逐渐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些学生最初只是感觉语文学习有些吃力,慢慢对语文课产生厌学情绪,使其学习成绩逐渐滑坡。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对于语文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学习动力逐渐下降。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最初学习目标订的过高,使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困难加大,遇到挫折和失败,必然降低其学习动力。

(二)行为缺乏

良好的言语习惯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在此过程中要付出辛勤努力,有的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就很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冲突和焦虑,受这些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些学生常常会热衷于寻找"专门"的方法提高成绩,看上去虚心求教,也接受老师或他人建议,但很少能真正转化为实际行为,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气馁而停止努力。

(三)方法不当

由于尚未掌握中学语文学习的规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基础不牢固,还没有掌握词语学习时认读、拼写等环节,急于去盲目记忆。也有的学生不认真学习拼读和拼写的规则,结果在字词学习时把握不住基本要领。还有部分学生学习不肯吃苦,不能灵活使用,语文词汇量不足,导致听说读写能力下降。

二、七年级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明确转化对象,做到因材施教

上学期,我校对七年级学生进行了四次月考,月考之后我们语文组老师对四次月考的语文成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次月考之后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再结合平时教学中的观察研究发现,从七(1)班到七(18)班,都不同程度地分布着语文学困生。各班语文老师对这一问题非常重视,都确定了转化对象,并制定了详细的转化措施。我把我所负责的七(1)班和七(2)班的转化对象放在了语文成绩居中下等的学生身上。七(1)班8人,男生5人,女生3人;七(2)10人,男生6人,女生4人。我决定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从微观的层面,来探究这些学生语文学习困难的成因,全面深入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历程,拓宽研究思路,挖掘问题本质。

(二)倾注更多爱心,拉近师生距离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了拉近他们与我的心理距离,我总是微笑着面对他们,哪怕是面对他们"龙飞凤舞"语文作业,我也是将我的意见和建议微笑着送给他们。在食堂吃饭,我也主动给他们打招呼,请他们给我推荐好吃的饭菜。我还经常有意地请他们帮忙:上课时,我特意不拿作业本,到教室之后,请他们当中的某一个帮我到办公室去拿,顺便表扬他的勤快;平时测试,请他们帮助分发试卷;有时与他们拉拉家常。有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总是微笑着和我们交流,即便是面对课堂上听课走神的我们。有一次,我居然在语文老师的课上发呆,老师竟然没有发火,她轻轻地走到我面前,用眼睛余光盯着我继续讲课,语调和缓,面容和蔼。在老师眼神的提醒下我很快注意到自己的心猿意马,赶紧定定神,融入了语文课堂。"

在我的默默期待中,这些学困生,上课有时也能认真听课了,作业也愿意做了,有时还会主动向我请教一些问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我都及时鼓励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和这些学困生建立了融洽的关系,为下一步的转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态度,举止,时时处处让他们感到我们是宽容的,民主的,真诚的,是真心实意地相信他们,期待他们,赞赏他们。

(三)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实践表明:语文学困生并非是智力低下、行为能力很差的学生,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缺乏学习兴趣,缺少推动他们努力学习的心理动力因素,他们一再经历学习活动过程上的失败,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对此,我对学困生寄以深厚的期望和无比的热爱,并且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对其循循善诱,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使他们不断增强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勇气,变"我不行"为"我能行"。

(四)做好学法指导,养成良好习惯

1、在对学习困难生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几乎是所有困难生的通病。所以,对困难生的学法指导,首先必须从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就语文学科而言,应着重培养学困生的下列几种习惯:第一、规范书写的习惯。汉字书写作为一项基本的语文素质,其重要性已在近年来的中小学语文毕业考试中逐步显现出来。语文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指导其练字的责任,除了每天必须有量的规定之外,还必须有质的要求!要对他们进行具体的方法上的指导,加强督促,促使其形成良好的习惯,进而转变其学习的态度。 第二、积极思维的习惯。上课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而听课效率低下则是学困生的又一通病!他们往往课堂主体意识淡薄,对于需要思考的问题总是置身事外,等吃"现成饭",对此,我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注意梯度,故意把一些相对简易的任务留给困难生来完成,让他们有机会尝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其思维的兴趣,进而逐步养成其积极思维的习惯。第三、多读书、勤写作的习惯。多数学困生不爱读书,怕写作文,以致抄作文的'现象相当普遍,长此以往会造成他们缺乏独立意识、依赖别人等人格上的缺陷,为了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我在布置作业及完成时间上采取灵活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多指导他们,多督促他们,经常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做好读书笔记,摘抄精美语段,并养成记日记的良好习惯。

2、对困难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方法上的指导。

(1)制定计划的指导。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可以促使学习目标的实现,可以磨炼学习意志,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每个星期,我都会带领学生一起认真阅读本星期学习内容,同时制定大体计划,即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而对于学困生,我们制定的学习计划则要详细得多,几月几日我们要收获到哪些知识,写几页笔记等均需安排好,这样,不仅有利于学困生十分清楚地执行自己的任务,而且将大的任务化整为零,也有利于克服他们的畏难心理。

(2)课前预习课文的指导。他们在预习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对在预习阶段该做些什么缺乏认识!有些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一下课文,对内容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象,针对这些情况,我从以下两个方面作重点指导:第一,一定要把文字障碍消灭在预习阶段,预习中要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且不限于预习提示中的重点要求的生字词,凡是自己觉得陌生的都要通过查工具书加以掌握。第二,要学会使用好"预习提示"这把打开课文大门的钥匙。

(3)课上听课、做笔记的指导。听课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而听课效率低则是学困生的普遍现象,对此,指导他们:第一,要有针对性地听课,要求他们在正确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困难)有目的地听讲,以化解预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时也检验自己预习的成效,第二,做到"听、思、问"三位一体,听课过程是学习的主要过程,但如果不与"思、问"结合起来,被动地学习,那么听课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我引导他们上课除了"细听"外,还要"善思、敢问" ,把多种感官调动起来,以求听课的最佳效果。第三, 学会做笔记。我把讲述的内容进行提炼,用精简的板书体现主要内容。同样,记笔记也要讲究方法,既要记重点、要点,更要记解决过程,以便课后继续揣摩,彻底消化。

(4)课后作业的指导。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作业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及时反馈。实践中,往往存在着重作业轻复习的现象。为此,我指导他们正确处理好复习与作业的关系,养成"复习—作业—发现问题—再复习"的习惯,做到"快反馈,勤补救" ,通过作业发现问题,通过复习化解困难,自找差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3、降低要求,严格训练

由于学困生的基础较差,知识缺漏严重,如果不加区别地提出过高要求,势必会加重其心理负担。所以,我在开展学法指导时,做到"低要求、严训练", 所谓低要求,就是适当地降低其学习目标的起点。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① 对于古诗词,要求和其他同学一样不折不扣地全文背诵默写。

② 对于古代名家名篇,为他们选定重点片段、中心句、名句等部分背诵默写。

③ 对现代文重点篇段,则要求他们能对重要句子、重点词语进行填空练习。实践证明,由于适当地降低了要求,既增强了他们完成任务的信心,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经过努力,我所带班级的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上课认真听,作业及时完成,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成绩不断进步。我校的一百多位七年级语文学困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语文学困生能在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语文这门充满诗意的学科里,获得诗情画意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金轶群: 七年级语文学困生转化调查分析及对策[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22)

[2] 王欣: 如何培养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文学教育(中)。2011(07)

[3] 刘忠仁: 学困生教育转化研究[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4] 张俊: 谈学困生出现的规律及其转化对策[J], 教育探索。 2010(07)

[5] 白玉荣: 探寻中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J],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9(11)

[6] 司光亚: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J]。 陕西教育(行政)。 2010(Z2)

[7] 王珍: 如何通过关爱教育转化学困生[J],基础教育研究。 2011(02)

[8] 伍海山:“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6(01)

[9] 葛振中: 关于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方法与体会[J],考试周刊。 2011(20)

[10] 贾晓燕: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教育[J], 中国教师。 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