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创新思考

进修社 人气:2.85W

会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它为有效地管理经济而起作用。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

基础会计教学创新思考

 [摘要]长期以来,中职“基础会计”采用传统课堂板书的教学模式,以理论教授为主,不仅教学过程枯燥,学生学习乏味,而且缺乏实践,导致学生会计实践能力较差。对此,本文提出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引入情景导入、任务驱动、实践教学等创新策略,从而强化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基础会计;教学方法

一、采用情境导入,实现快乐教学

情境是吸引人专注某一件事的前提,也是激发人们去了解、钻研事物的求知欲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常结合教学内容来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努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在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全面整合的时代,构建信息化的教学情境也成为必然的选择。例如,在教学会计要素资产时,利用课外拍摄的某鞋业公司基本情况的微课来进行教学导入,学生跟着老师用2分钟参观了该企业,走进装饰有公司标志的大门,同学们看见了一排排厂房,一辆辆车子,到了办公大楼,跟随老师进入企业的财务科,同学们看见一台台电脑,一排排柜子,上班的人有的在清点现金,有的在整理单据……离开办公大楼,接着“走”进企业的生产车间,同学们看见了一台台机器,一堆堆皮革,工人们正在缝纫机上加工鞋子……等等,听着老师的讲解介绍,同学们轻松地认识了企业的库存现金、固定资产、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资产。

随后学生小组讨论问题“企业的经营需要哪些资源”“企业各项财产物资有什么特点”,再由老师总结资产的含义和组成内容。这样通过短短几分钟的微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优化了教学效果。[1]教师平时可以多准备一些各种类型的微课资源,以备教学使用,比如教学记账凭证的填制,课前老师可将收、付、转记账凭证填制的微课上传班级QQ群以备学生预习,课堂上针对课前学生不清楚的地方,再重点解析,实现轻松快乐的教与学。

另外,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把涉及到的专业原理讲清楚、讲明白,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专业名词,要转化为比较通俗的语句,在设定的情境下传达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正确理解。比如在分析会计要素资产与负债中,对“预收账款”与“预付账款”两个会计科目,学生很难理解它们到底属于资产类还是负债类,可以通过生活情景举例来阐述:“女孩子要出嫁前,家长通常会收男方的聘金,收了聘金,对家长来说是资产(权利)还是负债(义务)?”一些反应比较快的学生就会回答:“义务(负债),家长欠人家的,要把女儿嫁人,否则聘金就得退还。”大伙都笑了,老师再解释:“在企业,预收账款是你先收了对方的款项,之后你通过交付库存商品等方式偿还对方,所以先收款对你来说是负债,而预付账款是你付给对方的款项,从实质上讲这个款项仍然归你所有,是可以收回的,只不过形式上把资金先给对方了。”这样学生在轻松的情景中理解了“预收账款”是负债,而“预付账款”是资产的内涵。课

堂上,教师直接利用各种信息化情境,或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或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合作、扮演企业人员日常所遇到的经济事项等,进行论证式、交流式的教与学,这些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不自觉的提高了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

二、立足生本理念,应用任务驱动

现今的中职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前教育,注重对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基础会计课堂上教师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写出每个人的疑问。其次,学生按小组开展自由讨论,借助书本及已有知识互相答疑,完成既定的任务。小组长负责把该组讨论后确定下来的结果等表达出来或呈现并粘贴到黑板上。第三,小组代表或成员补充,在既定的时间发言,把本组同学讨论的看法和结果说出来,对于那些比较难懂的专业术语,老师只是适时在旁边提示他们寻找的线索,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学生们自己讨论、展现结果。最后是梳理问题阶段,这时把本节课教学知识及学生讨论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解疑、归纳,再通过抽查提问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最终对学生小组表现进行适度的评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