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进修社 人气:1.96W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园林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查看。

园林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

专著:[1]吴良镛.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同济大学,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王炜,闫虹.老北京公园开放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5]贾琚.北京私家园林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北京经济委员会编.北京园林绿化志[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7]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北京动物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北海景山公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民国)陈植编.都市与公圈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10](民国)陆衣言.南京游览指南[M]?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

[11]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2]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陈宗藩.燕都丛考[M].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14]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天津简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15]张彤,张岩.天津历史名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6]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等编,杨大辛主编.近代天津图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7]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18]石家庄市规划局.石家庄市规划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19]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0]秦皇岛市城乡管理委员会地方志办公室.秦皇岛市城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1.

[21]杨淑秋,王志.保定市园林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22]李松欣,梁翔南,延凤桐,王信,潘锡章.保定市城乡建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3]张家口市建设档案馆.张家口市城乡建设纪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24]王亚男,1900-1949年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5]京都市政公所编.京都市政汇览[M].北京:京都市政公所,1919.

学位论文:

[1]赵军.从自囿走向幵放[D].南京农业大学,2008.

[2]张锋.朱启铃与北京市政建设[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李惠民.近代石家庄城市化研究(1901-1949)[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王丹丹.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5]李在辉.天津租界园林与保护[D].天津大学,2006

[6]王志勇.近代保定天津城市发展比较研究(1840-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5.

[7]闫永增.以矿兴市-近代唐山城市发展研究(1878-1948年)[D].厦门大学,2007.

[8]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9]崔鹏飞.秦皇岛开埠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0]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11]崔鹏飞.秦皇岛开埠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2]薛春莹.北京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13]李珊珊.重庆中央公园: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3.

[14]王蕾.城市绿地分类信息管理系统[D].新疆农业大学,2006.

[15]杜广如.城市绿地空间系统的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

[16]ShiMingzheng.BeijingTransforms:UrbanInfrastructure.PublicWorks,andSocialChangeintheChineseCapital.1900-1928.1993.

参考文献二:

[1]董武娟,吴仁海.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02):74-75.

[2]吴瑜之,陈庭金,谢健.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浅析[J].能源工程,2001(02):21-23.

[3]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l.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1-42

[4]胡敏.《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4》正式发布[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4(07):47.

[5]杨青.可持续场地及其设计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7.

[6]崔大鹏,张坤民.走好关键的第三步一一纪念《我们共同的未来》发表20周年[J]._环境经济,2007(09):31-34.

[7]戴代新.场地可持续性设计行动计划SITES引介[J].华中建筑,2014(12):12-17.

[8]AmericanSocietyofLandscapeArchitects,LadyBirdJohnsonWildflowerCenteratThe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UnitedStatesBotanicGarden.SITESV2RatingSystemandReferenceGuide[OL]2009

[9]福斯特·恩杜比斯,希瑟?惠伊洛,色色拉?多伊奇.景观绩效过去现状及未来[J].段诗乐,张雪葳,译.风景园林,2015(01):40-46.

[10]克里斯托弗?D?埃利斯,权炳淑,莎拉·阿尔瓦德,罗宾·伯克.景观绩效多功能景观的度量和评估[J].李镟,译.风景园林,2015(01):32-35.

[11]罗毅,李明翰.景观绩效研究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是否总是相得益彰?[J].孙一鹤,译.景观设计学,2014(01):42-44.

[12]弗雷德里克·斯坦纳.风景园林教育在美国[J].中国园林,2013(06):26-29.

[13]Collins,MG,FRSteiner,andMJRushman.2001.Land-usesuitabilityanalysisintheUnitedStates:Historicaldevelopmentandpromising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EnvironmentalManagement28(5)(November):611-621.

[14]Magoni,M,andFSteiner.2001.TheenvironmentintheprovincialplanofCremona,Italy.EnvironmentalManagement27(5)(May):639-654.

[15]Steiner,F.2002.Humanecology:followingnature‘slead.JournaloftheAmericanPlanningAssociation,October1.456

[16]NitiGautamKhosla.Developmentofaframeworktoassistownersindecidingtousesustainablesitedesignpracticesforinstitutionalbuildings[D].MichiganStateUniversity,2007.

[17]KirstenPinkerton.Aframeworkforimplementingecologicallysustainableurbanlandscapes:Implicationsforasmalltown[D].TheuniversityofGuelph,2008.

[18]CherylBeesley.Compatabilityofurbanediblelandscapingtothesustainablesitesinitiative'sgoalsanddesigncriteria.[D].TheuniversityofTexasatArlington,2010.

[19]Jin-OhKim,FrederickSteiner,andElizabethMueller.2011."Cranes,CropsandConservation:UnderstandingHumanPerceptionsofBiodiversityConservationinSouthKorea'sCivilianControlZone.EnvironmentalManagement47(1)(January):1-10.

[20]弗雷德里克·斯坦纳,达尼埃尔·皮耶拉农齐,曹越,叶晶,殷源源.可持续场地倡议——城市景观的新前景[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4(04):30-39.

[21]北京园林学会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调研组,李延明,李芳.北京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2007:9-19.

[22]本刊讯.建设部出台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J].城市规划通讯,2007(17):3-5.

[23]叶雪,董慕冰.美国可持续场地评价系统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3:787-789.

[24]贾培义,郭湧.美国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SITESV2版与VI版对比分析研究[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4(04):66-71.

[25]戴代新.场地可持续性设计行动计划SITES引介[J].华中建筑,2014(12):12-17.

[26]冯剑丰,李宇,朱琳.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辨析[J].生态环境学报,2009(04):1599-1603.

[27]吕一河,马志敏,傅伯杰,高光耀.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辨析[J].生态学报,2013(04):1153-1159.

[28]罗毅,李明翰,段诗乐,张雪葳.己建成项目的景观绩效:美国风景园林基金会公布的指标及方法对比[J].风景园林,2015(01):52-62.

[29]戴代新,李明翰.美国景观绩效评价研究进展[J].风景园林,2015(01):25-31.

[30]张毅川,乔丽芳,姚连芳.城市绿地景观的节约设计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1(4):139-143

[31]王宇梅.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城市,[J].绿色城市,2007,(2):81-82.

[32]丁素春.自然与节约型绿地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42-43

[33]王先杰,李然.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几点思考[J].北方园艺,2007,(5):174-175

[34]俞孔坚.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N].中国花舟报,2007-03-01.

[35]北京市勘察设计与测绘管理办公室.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指南[M].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65-81,192-211.

[36]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柯金良,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3-56

[37]黄宁.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及比较[J].建筑学报,2005年,(01):24.

[38]福斯特.恩杜比斯,希瑟.惠伊洛,色色拉.多伊奇,段诗乐.景观绩效过去现状及未来[J].段诗乐,张雪葳,译.风景园林,2015(01):40-46.

[39]罗毅,李明翰.景观绩效研究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是否总是相得益彰?[J].孙一鹤,译.景观设计学,2014(01):42-

[40]吕京庆,叶青,赵强.美国LEED-ND社区规划与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06):256-257.

参考文献三:

[1]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研究,李瑞金.《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06-01

[2]高露.生态旅欧管理亟待加强[N].经济参考报,1998-06-03(2).

[3]于建颖:“生态旅游走向何方”[N].《科学时报》(5版),1999-02-10(5).

[4]旅游区景观生态设计初探,曹新向,丁圣彦,,李昊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8-30

[5]刘忠伟,王仰麟.生态旅游及其景观生态学透视[J].人文地理,2001,16(3):11-15.

[6]刘家明,杨新军.1998(1),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自然资源学报

[7][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文韬佩云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1:45-46

[8]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吴人韦.《农村生态环境》,2000-02-29

[9]冯国超(编者)白话二十四史精华(上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

[10]高黑,倪琪.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手法初探[J],华中建筑,2005,(4):127-130

[11]刘滨谊,现代风景旅游规划设计三元论[J],规划师,2001年,06期

[12]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03-10.

[13]试论生态学原理在园林中的应用,张萍,张文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5-23

[14]麦克哈格,苗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5]景观及旅游景观特征探讨,方海川,《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06-30

[16]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及营造研究,徐丽.《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05-01

[17]吉林省旅游景观开发研究,那伟.《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05-01

[18]生态设计理论与实践,陆丽君.《山东林业科技》,2006-10-30

[19]谈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李东徽,朱燕蕾,蔡晓琳.《现代农业科技》,2009-11-20

[20]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万绪才.《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2004-06-30

[21]李博主编.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2]吴必虎.旅游生态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6,15(2):3743

[23]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J].中国园林,2001,6

[24]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万绪才.《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2004-06-30

[25]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刘琴,王金霞.《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05-30

[26]沙润,吴江.试论旅游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0(4).72-77

[27]梁留科等.景观生态学和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和管理[J].热带地理,2003.23(3).289-293

[28]MaKhzoumiJM..Landscapeecologyasafoundationforlandscapearchitecture:applicationinMaIta[A]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C].2000,50(1-3):167—177.

[29]刘忠伟,王仰麟,陈忠晓.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地理研究,第20卷第2期2001年5月

[30]肖笃宁,论当代景观科学的形成与发展[J].地理科学,1999,19(4):379384

[31]刘家明,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J].应用生态学报,1999,14(1)

[32]景观生态学与风景区旅游规划,王忠翠.《中国园艺文摘》,2009-04-26

[33]汉中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陈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03-01

[34]风景名胜区入口空间形态设计研究,张帅.《北京建筑大学》,2013-06-01

[35]肃南县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剧晓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