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情绪与冲突应对方式关系

进修社 人气:1.76W
论大学生情绪与冲突应对方式关系
  【论文关键词】情绪 冲突应对方式

【论文摘要】随机抽取100名某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情绪和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正性、负性情绪与冲突应对方式的各因子间有相关显著,其中正性情绪与沟通化解、反思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负性情绪与伤害、回避与冷处理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2)正性情绪之下被试倾向于沟通化解、反思等应对方式,而在负性情绪之下倾向于伤害、回避与冷处理的应对方式。(3)各年级在冲突应对方式上以及情绪状态上存在着不同的倾向,并且差异显著。(4)在冲突应对方式上以及情绪状态上性别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1.问题提出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三部分构成。情绪在生活中传递信息,直接反映着人们的生活状况。情绪更是人们行为的动机之源。研究表明情绪对人类的认知及行为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Raven(1970)认为冲突是由于实际的或希望的反应的互不兼容性而产生的两个或多个成员之间的紧张程度。Thomas,K.W.(1976)认为冲突是起始于参与者觉察到他人侵害或准备侵害自身利益的一个过程。周晓虹(1996)认为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相互斗争、压制、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或过程。黄培伦(2001)认为冲突是行为主体之间.由于目的手段分歧导致的行为对立状态。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冲突:第一冲突是特殊的关系行为。第二冲突的行为主体可以是个体、群体或组织。第三冲突是分歧的表而化即分歧外化为行为。无论来自外者或是中国学者的定义都强调了冲突的情绪、行为的对立与不兼容性,所以人际冲突就是由于实际的和希望的反应的互不兼容性而产生的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之间的紧张状态。这种定义认为冲突来自源于互不兼容性。而这种不相容一部分就表现为人际间的情感冲突。人际冲突的处理策略直接影响着冲突的结果。张智、代钟进(2002)把人际冲突策略取向分为对峙、协商、退让/服从三个维度。陈勃、申继亮、王大华(2001)参考Heckhausen和Schulz(1995)的理论,以及Peng(1993)的控制量表中对一级控制和二级控制所作的描述,将策略取向分为三种:一级控制是指在问题解决中个体通过外显行为改变外界以适合自身的需要。二级控制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通过内部过程改变自我,尤其是自我的态度、观念和想法,以便更好地和外界保持一致。混合控制:兼有一级控制和二级控制的特点,不能明确归为上述取向中的任何一种。国外的学者Rahim,lur;Magner,Nace R通过对人际冲突处理风格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有五种方式:回避、折中、顺从、强制、和解。
当前大学校园中暴力冲突事件频频发生,所以大学生之间人际冲突问题倍受社会各方的关注。学者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旨在探讨人际冲突发生之后的应对策略问题以及探讨是什么影响冲突策略的应用,哪些因素与冲突应对方式有关等。本研究从情绪因素出发探讨情绪与大学生人际冲突之间的具体关系,想通过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应规律性的关系。预期本研究的结果能对大学生群体认识情绪的重要作用并积极调节情绪,尽量保持良好的情绪.另一方面,为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依据。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本实验使用了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该问卷由黄丽等人根据Watson D在1988年编制的PANAS(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进行中国人群适用研究后,修订完成的,该量表有很好的信度、效度,中文版的量表是完全适用于中国群体的。PANAS的同质性信度为0.82,正情绪的各条目的因子平均负荷是0.65,负情绪的各条目的因子平均负荷是0.62,效标关联效度达到显著水平。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应对方式问卷,
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应对方式问卷,该问卷克隆巴荷一致性信度系数在.5915到.8172之间,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均大于.50,达到了问卷信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内部结构效度。
2.2 研究程序
随机抽取100名被试,给其发放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及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应对方式问卷,要求被试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真实作答.随后收集问卷并整理问卷.输录对应的数据.结果:共收回70份有效问卷,从有效数据中选出具有明显正性或负性情绪的数据,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2.3 人数及比例
男生30人,女生40人,平均年龄22.1岁(标准差为2.1)大一年级12人,大二年级10人,大三年级25人,大四年级23人。
2.4 数据录入
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情绪与大学生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
将情绪量表的两个维度所得分数分别与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应对方式问卷各项因子所得分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显示,从表中可知大学生情绪量表因子与冲突应对方式各维度呈相关,在情绪量表的两维度与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应对方式各因子相关中除了认知安慰这一项因子与正、负性情绪无显著相关外,其它各项因子之间相关非常显著(P<0.05),特别是正性情绪与沟通化解之间的相关以及负性情绪与伤害间的相关十分显著(P<0.01)。其中,正性情绪与沟通化解、反思、呈正相关,并且相关显著。负性情绪与伤害、回避与冷处理之间存在正相关,并且相关显著。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正性情绪之下更可能采用沟通化解、反思等策略,而在负性情绪中更可能采用伤害、回避与冷处理等策略。如表二所示一样,利用反向计分得到的情绪总分与冲突应对方式的相关同样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