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进修社 人气:6.78K

〔论文关键词」网络时代 大学生 思想 挑战 对策

浅析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正步入一个以互联网的普及和其不可替代性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分析网络时代大学生行为特点出发,探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以互联网的普及和其不可替代性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时代。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带给人们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应对这些挑战,是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1网络时代大学生行为心理特点

大学生的年龄大都处于17,18岁到24,25岁的青年中期,基本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和各种生理功能,但是在心理上尚处于“断乳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网络的出现,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和思想观念等等必将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与网络相关联的大学生行为心理特点表现出以下特征:

1.1自我意识强,认知能力相对较差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人们对自身及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知体验。随着生理机能的成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倾向明显增强。大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喜欢追求新奇刺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对精神需求的程度往往比对物质需求的程度更高。他们遇到问题希望能独立处理,注重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力图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自觉地从多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模式。当本身就充满煽动性和诱惑性的网络出现时,大学生们便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人学生社会实践的体验不足,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其认知能力相对较差,表现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往往带有幻想的色彩,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片面、单纯和幼稚,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对庞杂的网络信息不能有效地取舍和运用,很容易掉进网络的陷阱。郑州原点研究有限公司在对3000名大中学生后发现,热衷聊天室的占76%,选择玩游戏的占35%,光顾网站的占46%,只有不到20%的学生上网是搜索信息,下载软件。

1.2性生理趋于成熟,性压抑比较突出

大学生生理发育已基本完成,性功能趋于成熟,性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对异性的倾慕和追求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渴望得到异性的注意和关爱。但是,由于校园规范和纪律的约束,繁重的学业和激烈的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使得其性需求不叮能得到满足,必然处于性压抑状态。同时,由于人们对“性”一直是讳莫如深,总认为“性”是不能登人雅之堂的,因而性知识的普及和性道德教育十分缺乏,这些都导致了大学生的性压抑十分突出。为了寻求心理平衡,一部分学生便利用网络的隐匿性光顾网站。

1.3思想活跃,逆反心理较强

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对传统的旧思想、旧观念富有挑战意识和叛逆性格。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到大,事事多由父母包办,一方面他们对父母有着强烈的依赖倾向、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摆脱这种依赖,表现在听不进任何说服教育,“就是不相信你那一套”,“我偏要”等等,逆反心理比较强。对他们来说,父母、老师的说教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而网络中的“花花世界”则会让他们一接触到就再也不愿意离开。

1.4情感丰富,心理负荷较大

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及其行为反应,就是情感。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十分丰富却又充满矛盾的。可以说,大学时代是个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一方面,大学生感觉敏锐,对与自身有关的事物往往体察得细致入微,对社会的政治动态、思想潮流的变化、形势的好坏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且反应敏感。随着其层次的提高,生活空间的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急剧延伸,必然导致其情感越来越丰富而深刻。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心理需要结构发生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还不够成熟,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真正形成,时常处于一种波动、迷惘和抉择之中,因而其情感又是很不稳定的。情绪变化起伏较大,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心理负荷大,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对象。

1.5社会参与意识增强,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

社会化程度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担负的责任的认识程度。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取决于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接受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素质训练,大学生在校园里的生活期限比同龄人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比同龄人少.这使得他们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较同龄人更大。然而大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渴望参与社会事务,对社会上的事有着自己的见解,对社会舆论愿意独立思考,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以体现自身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大学生们颇为“理想化”的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理想和现实之间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衡,进而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回避的态度,把目光投向网络所提供的虚拟世界中,以寻找自我实现的途径。

2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分析了网络时代大学生行为心理特点以后,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网络时代造成了大学生的行为异化

网络的发展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挑战性思维,丰富了大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但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的行为异化。这种异化表现在:首先,大学生思想意识自由化。网络信息的全球性交流和共享及其内容的超强性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的腐朽堕落,国际国内反华势力图谋不轨的意识形态渗透,使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遭到严重侵蚀,更加剧了大学生思想上的迷惘和困惑。当网络让大学生们带上符号的面具可以“为所欲为”时,正处于“三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由化倾向。

其次,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人的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网络时代,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导的网络文化和网络思想,使青年大学生越来越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看轻集体价值的作用,把个人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事情看成是最有价值的事情,表现出很强的功利色彩。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00年的调查表明,对于“给钱多干劲大,给钱少干劲小”的想法,16, 5%的大学生认为是对的,57.02%的大学生认为不全对,只有26.2%的大学生完全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