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应用时常见问题对策探究论文

进修社 人气:1.52W

PICC 置管术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便捷,开辟了一条长期、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可以减少一些刺激性药物对患者身体带来的伤害。2014-2015 年本科室临床使用了较多的PICC 置管术,对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报告如下。

PICC置管应用时常见问题对策探究论文

资料与方法

2014-2015 年收治需要置管的患者40 例,年龄28~65 岁,平均44 岁。使用贵要静脉置管的患者36 例,肘正中静脉置管的患者4 例。所有患者保留时间60~260 d,植入长度40~46 cm,所有患者都是癌症化疗患者。

方法: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导管,让患者平卧,穿刺的上臂向外扩展90°,对静脉的长度进行精准测量。对穿刺位置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区域直径20 cm 以上。使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穿刺成功以后对导管尖端位置进行检查,确保无任何问题之后撤出针芯,匀速输送导管,让导管缓慢地到达中心静脉位置后,退出引导管和引导丝,对导管长度进行修剪并安装连接器,清洁局部卫生

结果

40 例患者使用PICC 置管均成功,部分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以及穿刺部位感染等情况,在处理之后都可以通过该导管实现药物导入和液体导入。导管脱出1 例,穿刺部分感染2 例,导管堵塞1例,总有效率90%。

讨论

护理工作人员如果要使用PICC,需要做好相应的事前准备。保证操作空间属于无菌状态,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保护患者血管始终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出现各种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来解决问题,减少并发症的产生率,只有全面、充分地了解PICC 置管工作可能的本质以及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才能在根本上预防相关问题产生,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

本研究以患者在院期间出现的`问题为入手点,分析了完善PICC 置管的方式。实施PICC 置管之前,先对患者家属讲解有关PICC 置管的优势、价格以及在置管之后需要关注哪些问题。因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在入院之前可能对PICC 置管这项技术并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种情况下如果医护人员直接给患者使用PICC 置管,可能导致患者和患者家属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患者日后的病情康复以及对护士的态度。所以护士在施行PICC 置管之前,要明确地将PICC 导管需要留在患者体内的时间以及导管长度告知患者及家属,让患者及家属可以真正地了解和PICC 相关的任何问题,减少其紧张情绪,获取患者家属的信任,这对日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40 例患者置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导管脱出、穿刺位置感染以及导管堵塞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PCII置管实际使用质量的关键因素,虽然总有效率比较高,但依然存在问题。本研究中出现导管堵塞1 例,导管堵塞会对患者健康以及病情康复产生影响,并且导管堵塞是因为没有正压脉冲式封管,导致导管冲得不够彻底,上腔静脉压力高,一旦患者出现剧烈咳嗽,因为患者自身的血液黏稠程度比较高,肝素帽松动之后血液会反流凝固。PICC 置管患者在出院之后,要定期回医院进行后期维护,但是部分患者出于各种原因,忽视了这点,导致患者没有定期到医院进行后期维护,这些问题都容易导致导管出现堵塞,不仅影响到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导管堵塞的原因比较明显,所以应当在采血后及时冲管,并且在输液前后正压脉冲式封管,生理盐水调配系0.9%时,处理效果比较理想,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得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通过静脉营养液对导管进行冲洗,而且要不断地进行巡视,避免因为输液瓶内部的液体滴尽而导致血液回流的情况发生,如果出现输液瓶液体滴尽等情况,要及时联系相关责任医师,及时处理,保证患者个人身体安全。剧烈咳嗽或者是排便以后可以找护士进行冲管,若出现堵塞的情况,不可以使用推注或者是冲管等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先使用容量20 mL 的注射器回抽,让管腔内形成负压,关闭通道之后,借助负压的作用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反复操作,如果效果依然不理想,可以考虑拔管。

导管脱出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本组PICC 脱出14 cm1 例,导致脱出的原因是敷贴松动,不够牢固,而且也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与穿刺过度以及外力的牵拉也有一定的联系,但是通过频繁的检查与及时改正工作方式,都得到了良好的处理结果。导管脱出要牢固导管,在距离穿刺部位2~3 cm 处使用弧形固定,以便受牵拉时留有余地。每次更换敷贴时要从远心端向近心方向慢慢地揭开敷贴,观察导管的刻度,判断导管有无滑脱,并做好记录,为日后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通过对上文所述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PICC 置管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可以推广到日常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