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的动机与手段分析

进修社 人气:1.67W
部分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的动机与手段分析
  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主要是通过人为的编造、变通等手段虚报公司净利润。从情况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上市公司编造利润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有的上市公司连续出现中期报告亏损,而年度报告却实现盈利;有的公司总是在亏损一重组一再亏损一再重组的怪圈中徘徊;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净利润却很高,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越来越大。这些现象表明,一些上市公司在人为地调控利润。  上市公司虚报经营业绩造成的影响十分恶劣。此行为的存在,会削弱国家宏观的调控能力,造成经济秩序混乱,也会破坏证券市场的健康,还会误导投资人的投资行为,损害投资者利益。为了正确判定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虚报经营业绩的行为,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编造利润的目的和主要进行深进。  根据对实际情况的分析,上市公司虚报经营业绩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股发行及增发或配股的动机  为了从证券市场召募大量资金,很多公司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看十分强烈。但按证券法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备3年经营盈利的条件,于是为了发行和上市股票,一些公司采用了不正常的手段粉饰公司的经营业绩,使公司具备连续盈利的条件。此外,由于我国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与近年来公司的每股税后利润有关,而股票发行价格高低决定“圈钱”的多少,即股票发行价格与公司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很多公司在虚增净利润上煞费苦心,千方百计进步股票发行价格。还有些上市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在证券市场上进行再筹资,增发新股或配股的愿看也很强烈。然而,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新股的要求较为严格。按2000年前的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其申请配股前3年的每年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在10%以上,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公司不低于9%.在这种条件约束下,很多上市公司想方想法抬高净资产收益率,虚报利润。尤其是那些前两年净资产收益率已达到10%的公司,假如第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达不到10%,则前功尽弃,于是在配股或增发新股动机的驱使下,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编造报表,粉饰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条件的要求。  今年3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治理办法》放宽了上市公司再筹资的条件,对申请配股或增发新股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由原10%降为6%.尽管治理层降低了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新股的条件,但在我国普遍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下,若能够不掺水份地达标,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为了在二级市场上再筹资,一些上市公司仍会拼凑利润。  (二)避免暂停交易或终止上市的动机  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且在期限内未能消除而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可由国务院证券治理部分终止其股票上市。中国证监会和深沪交易所推出的ST制和PT制,是对经营状况恶化的上市公司股票的一种特别处理方法,即限制此类股票的交易时间和股价涨跌幅度等。最近中国证监会又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表明退市机制已经启动。这样,多年亏损且不能扭亏的上市公司会被淘汰出局,如PT水仙已被终止上市,这对经营业绩不好的上市公司,形成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避免公司股票被戴上ST、PT的帽子并被终止上市,一些公司会竭力粉饰其经营业绩,尽可能避免连续亏损情况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出现的第一年巨额亏损,第二年扭亏,第三年又亏等希奇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三)炒作公司股票的动机  上市公司股价的高低与公司及其治理职员、投资者、债权人、公司职工等各方面的利益直接相连。股价上升,公司股票市值增长,说明公司价值在上升,可使公司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为公司再筹资打下基础;股价上涨,也为公司治理职员、公司职工等带来好处,由于他们手中大都持有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在这种动机支配下,一些上市公司便在财务报告中粉饰经营业绩,虚增利润,使股票市盈率下降,给人以其股票投资价值很高的假象。1997年底国嘉实业股价一路飙升就与其虚报利润5000多万元有关。一些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每股收益很高,但分配方案经常是不分配不转增,这些公司根本就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无法进行利润分配,因此其利润的质量不高。人为地虚增每股收益指标,目的就是为炒高本公司股票。经营不景气、盈利水平下降的上市公司,为不使其股票价格下跌,公司董事和高级治理职员也会千方百计粉饰盈利业绩,以支撑其含有水份的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