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细化工课程群理论课的整合与改革实践论文

进修社 人气:1.02W

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通称,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浅谈精细化工课程群理论课的整合与改革实践论文

为了适应精细化工发展需要,国内很多大学均根据学校自身专业特点对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课程群进行了改革实践。如海南大学对课程群进行了整合,突出精细化学品与工艺学、农用化学品课程;郑州轻工业学院对精细化工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手段及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技术,其基本思想是把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从能力培养目标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精细化工课程群理论课整合与改革的探索,旨在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精细化工课程群理论课的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精细化工课程群理论课主要有属于主干学科基础层次的精细化工概论和绿色化学概论;属于专业课限选课层次的精细有机合成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工艺学、油田化学品、应用电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和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其中精细有机合成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工艺学和精细化学品化学又为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专业方向的模块限选课。

在精细化工专业课教师的不断实践、总结、努力下,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由于教学观念和教学体系的制约,多年来各课程往往自成体系,任课教师只是在自己所讲授的课程上下功夫,课程群中各课程之间的交流很少,理论课与专业实验、科技方法训练、大学生URT训练、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融合性不强。课程层次高低不太分明,有些课程内容相近且由不同的教师任教。一方面课程之间多次低水平重复,学生会觉得既浪费时间,又对重复部分感到枯燥乏味,课程群中各课程之间及与基础课(有机化学等)缺乏有机的联系与相互加深;另一方面理论课内容设置与实践教学内容尚需进一步有机融合。

二、课程群理论课内容的整合及改革

我们从课程群的角度对群中理论课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围绕培养目标,突出各课程所蕴含的培养能力定位,把围绕一个能力培养目标的、包含在若干课程中的技能点抽象出来,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连贯起来。弱化课程的独立性,强化课程之间的亲和性,使该能力的培养随课程教学的推进而不断递进、加深和拓展,逐步实现与培养目标的重合。

1.对同一层次课程中的低水平重复部分进行适当删减。例如精细化学品化学、精细有机合成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工艺学同属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方向模块限选课,也是大多数选择精细化工专业方向的同学都会选修的三门课程,我们在这一层次三门课程中适当减掉重复内容。因为已有表面活性剂化学工艺学这门课程,因此删掉了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中的“第三章表面活性剂(共计6学时)”,把6学时加到“第四章染料和颜料”“第五章涂料”等章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