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牛津英语》与任务型教学

进修社 人气:2.82W
初探《牛津英语》与任务型教学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而《初中牛津英语(Fun with English)》的使用,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 《初中牛津英语》的教材特点 
        牛津英语教材在选材内容上力求贴近时代和生活,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该教材涉及的话题众多,文化知识面广泛,其中包括道德教育、行为规范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语言学习、兴趣爱好、文体活动、名人传记、旅游博览、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文化艺术等。许多课文渗透着思想品德的因素,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赋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有些课文还充满跨文化交际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该教材还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设置了“课前导入”(Welcome to the unit)
        “课前阅读”Pre-reading“综合技能”(Integrated Skills)“学习技能”(Study Skills)等新栏目,安排了大量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旨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敢于实践,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如此,该教材努力倡导探究式和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内容丰富的“任务型”活动素材,其中有许多“任务”(Project)需要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集体合作和课外结合才能完成。
        具体说,《初中牛津英语》它具有以下特点:
        1. 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 相结合的思维编排,一话题为主线,任务为主导,辅助功能和结构项目,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各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景真实有趣,形式活泼多样,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挖掘个性,开阔视野。
        3.围绕话题内容是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和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学习和使用英语,交流和探究等方式,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4. 教材在编排和设计上突破了传统的模式,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牛津初中英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贴近生活的语言学习任务,使任务型教学的模式的实施成为可能。任务型教学充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武装头脑,结合素质教育实践,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 “任务型”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任务型教学是上个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理念。所谓“任务”,简单地说就是“做事”,就是学生为了达到某一交际目的,使用目的语来获得产生的活动。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师生之间的活动是一种互动过程。为完成任务,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它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Pre-task)”、任务中”(Pre-cycle)、和任务后”(Post-task)。它充分反映了语言教学思路和外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教法转变到关注学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任务型教学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任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历,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贴近生活的语境中,激发参与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2. 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与参与者的互动,合作与交流,学生通过活动,学习和使用语言,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 任务的目标必须明确,学习者应知道任务所要达到的结果,然后以自己的方式探索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4.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 任务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任务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学生的活动应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有些任务虽然设计的很好,但限于课堂时间、教室空间的限制,教师本身与学生的素质不够高,并不具备操作性。因此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注意本班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大脑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点,还获得了语言运用能力。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愈趋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也愈能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2.情境和言语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