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析与反思

进修社 人气:2.56W

引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此我们要结合社会现状,打造高效课堂,。下面就是小编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析与反思,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析与反思

摘 要:高中时期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压力最大,难度提升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面对诸多高考科目往往应付不暇,而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现在的高中生对计算机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所轻视,实际上,高中阶段信息技术的学习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对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计算机

一、高中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现在一些高中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照本宣科,或者是打开机房大门让学生自己操作;前者学生是被动接受,学生缺少时间进行实际操作,而后者学生几乎学不到任何有用的技能。另外由于学校对于计算机教学不是很重视,学生和教师的主要精力也并未放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上,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比较尴尬。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进办法

首先,要端正态度。信息技术课程和每一门高考课程一样重要,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重视起来,教师要精心打造每一节课,教学生从“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到“熟练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转变。而学生也要重视这门课程,毕竟对于现代的社会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学生们毕业后进入社会并生存的基本技能。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并不讨厌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而是现在的课程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有些教师教师自说自唱,学生被动接受;又或者是教师满堂灌,只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轨,没有课堂活动和探究活动,课堂死气沉沉等等。

对此我们要结合社会现状,打造高效课堂,比如我们完全可以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加入合作探究,设置课题,甚至在学生疲劳的时段加入相关的时事,或者典故趣闻。一节课围绕一个中心点,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情况下接受知识,让学生感觉到充实实用,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正视并重视高中的信息技术课。

再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多元智力的角度讲,每一个体的智力都是独特的,彼此之间存在差异性,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利于个别化教学。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的.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先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再帮助学生进行重难点问题的分析,最后,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实践,使学生易于学习。让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多进行自主操作和练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让其选择一些较为基础的知识点和习题进行强化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并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

三、让学习更加“有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就好比传授知识的机械化工具,而学生则只能被动的获取知识,教学双方的互动较为单一,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只能令学生一知半解的了解知识,无法形成创新精神意识、激发良好学习潜能,更不能与当今社会的需求接轨。对此,教师应科学引导高中学生更新信息技术实践学习方式,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逻辑意识思维,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引导学生如何抓住知识要点,将对知识的机械化记忆、单纯接收合理转化为主动的发现问题、深入的分析问题及科学的解决问题,应辅助学生掌握发现、探究与研究学习科学手段,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发现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形成针对信息技术的良好怀疑批判精神,进而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实现个性化、全面性发展。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进程中不断的给予学生鼓励,令其增强自信,明晰自身短缺所在,进而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方案、展开专项练习,体现有效性学习。

四、指导学生多进行实际操作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模式,我们下一步要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我们要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而计算机教学也要多注意结合实践并且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结合,并且注重引导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幻灯片制作,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出简单的Flash及网页等。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要为学生进入大学、进入社会进行更深层次的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打下基础,更应为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打好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以操作为重点,积极挖掘学生的潜力,改革枯燥的课堂模式,将新课改的理念充分运用进来,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学有所获,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