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验课程的创新思考论文

进修社 人气:2.4W

摘 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专业,学生要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专业实验类课程来练习并掌握专业技能,因此以该专业实验中心为平台的实验课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学院实验中心的发展应当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软件建设,注重课程内容从新知识的补充到技术应用的完善与同步。本文阐述了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验类课程《音频制作》的课改建议与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验课程的创新思考论文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艺术;音频制作;实验类课程

一、绪 论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高度的专业实践性,要求该专业学生必须在专业理论学习之外,掌握一定的技术软件、专业设备的操作方法,并鉴赏和分析大量的有声语言作品,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在当前开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校中,大多数设立的专业实践类课程里都涉及到数字音频制作,而在这类课程里学生通过系统学习音频节目的数字化制作方法与流程,掌握软件(如Adobe Audition)来实现录制、编辑和输出数字音频节目。

此类实验课程一般都被作为专业方向或选修课,相较于普通理论课而言,实验课的理论较为抽象,且必须有动手操作的环节才能完成,这就对高校的实验教学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与建立专业化实验室已成为必要条件。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院校实验课程的开设现状

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相关专业课程以外的实验课程主要包括《电视摄像》《音频制作》《录音工程》《非线性编辑》《演播室导播》等。这类课程需要在多媒体实验室中进行,一般都采用学生上机操作相关软件或使用设备按要求操作来完成,所以课堂一般采用的是“教师讲授+学生实验”或“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上课方式。[1]这就首先从硬件上要求学校或学院建立专业化实验室,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单纯地教师示范性教学或少量设备让学生轮流操作使用等,都会使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专业实验室的利用程度不高。播音专业的教学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的实践性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录音、录像等进行练习并制作完成成品。但就当前高校的播音专业实验室而言,实验中心的开放程度不够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设施设备虽然到位但是实用率不高。

此外,就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类实验课程《音频制作》而言,上课地点在实验室的专业机房内,实验教师在课程时间内讲解介绍一款或多款音频处理和运用的专业软件,并以学生熟练操作和应用为主要课程目标。此类课程一般分为理论性课程与上机操作课程两部分内容,纯理论性概念的输出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效果差,而上机操作的部分学生往往对软件操作不感兴趣,或跟不上老师要求的练习节奏而难以完成全部的课堂练习,收效不大。因此,此类实验课程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和突破口,并加强课堂互动。

三、数字音频课程教学的创新思考

(一)播音专业理论学习与软件操作运用相结合

《音频制作》课程作为播音系学生专业课的重要补充课程,学习时应着重强调训练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动手制作节目的能力,因此从学习软件,动手熟练操作软件对示例音频进行剪辑操作;学习录音、对录制完音频添加其余素材(如配乐等)进行编辑、合成节目成品。这样的过程要反复练习才能实现熟练操作。

除过软件操作的部分,如何在正确的情感支配下用语气、语调完成高质量的录音,这属于播音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因此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提出在录音练习的课时内请专业课教师参与现场指导,或教授实验课的教师也是播音系的专业课教师之一,这样就更容易补充实验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差异,相当于专业课内容更添加了实验课学生动手的部分,更容易与学生之间形成配合,创造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实验课应加强学生对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

1.增加教师的示范性操作内容

理论部分缩减或者直接与实践操作课相结合,教师课堂示范操作占教学课程的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一,且理论教学部分要求学生一定先听先看教师示范性操作然后再自己动手上机操作,在示范过程中及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问问题、请学生上台尝试操作或大家根据不同问题讨论回答等,都比直接上手更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

2.加入对不同类型音乐、音响或有声作品的鉴赏训练

音频是多媒体应用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增强多媒体信息呈现效果的作用。有时,一段音乐或效果声,远胜似一大段文本的含义。音乐给人的想象和思维空间非常豐富,因此深受多媒体制作人员的喜爱。一个好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在音频制作与处理方面总是很讲究的。[2]

听、看、动手操作掌握实验技术部分的同时,需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人声处理、音响效果的鉴赏能力,如何在大量的素材中快速找到符合作品主题的关键性有声元素,这一项需要大量的听、看和内心感受。比如电视诗歌散文、纪录片、诗歌朗诵该如何依据作品风格和主题选取配乐、音效等,都是需要反复对比、仔细斟酌的。

(三)建立实验课程共享素材库

《音频制作》课程应有自己的素材库,这其中包括上课讲解软件操作时用到的示例音乐,也应该包括其他大量的有声素材。

1.声音效果。街头音效、天气音效、日常生活、交通工具音效等,源于生活的各种背景声在音频制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营造现场感,使作品更加具体生动。

2.纯音乐。可以按照音乐风格来进行分类,古风曲(适合古典诗词朗诵配乐的)、舒缓钢琴(适合散文、情感类广播节目的)、大提琴(低沉、压抑等文学作品的)等等,多为音频节目片头或背景音乐的使用。

3.人物的配音。心跳声、抽泣声、欢呼声、吹口哨声、笑声等,这类音乐用于配合创造节目即时效果,在生活类广播节目中较为常见。

建立一个不断完备的音乐素材库可以设立为专业共享资源,所有作品可以在实验室音频工作站内设立,方便学生随时进行资源查找或补充资源。此外,学生们完成的成品音频也可以设置为不同风格的归类,实现互听、互享,也可以为播音系学生的专业课堂提供素材,并可以由专业课教师进行作品点评等。endprint

(四)按阶段分层次进行课程内容设计

《音频制作》课程涉及到软件操作的各个细节,是一件需要细心和耐心的事情,所以从实验课堂一开始就应该向学生强调实验课的整体要求。

另外,课程设计应有阶段性循序渐进的内容,难度可以逐渐加大。例如一个学期的实验课程是18周,每周2学时,那么理论部分除外的实验课程设计可以围绕广播节目片头的录制与制作、配乐诗歌的录音与制作、广告配音与制作、电视纪录片配音的录音与制作、儿童广播剧的成品创作等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某一类节目专业性训练,一方面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制作的`环节与步骤,另一方面在实践时要求学生们分组合作完成,比如两个人作为主播搭档来录制节目或分角色对作品进行配音,形成成品。

(五)实验课程需创新考核办法

《音频制作》的课程打分办法可以与其余课程有别。实验课程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为不同的节目制作小组,按照课程前提出的节目要求来进行现场操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例如广播文艺节目片头的录音制作。

“微风穿越山林,玻璃窗挂着雨滴,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想和你,一起感受这个世界。”以这句文字为节目片头文稿,要求男女主持配合完成录音,并搭配合适的背景音乐合成片头音频,这样的课堂练习除文字部分和节目风格固定外,其他都可以自由发挥。这也就实现了让学生认真体验和感受选材、策划、录音、剪辑合成等每一个步骤。做成的成品可以拿来展示播放,让不同小组进行互评和打分,并由大家提出建议和改进。这样的训练办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按想法自由发挥,并在课堂上完成互助协作。

(六)考试形式与内容突出实验课特色

实验课程由于一直被列为方向课,所以在学时短、纪律性不强、考试方式较为简单等方面相较于专业课更容易被学生们“忽视”。但是从传媒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上来讲,学生有没有动手操作能力、对软件的熟悉程度、有无个人满意的专业作品等都已成为能否顺利“过关”的参考指标,所以应在教学大纲总体规划上强调并重视此类课程,也可以在成绩打分等环节进行重新设计,引起学生们对实验课的重视。

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音频制作》课程作为专业考察课,一学期有36个学时,期末成绩计算方法是由平时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和理论成绩三部分构成。期末考试分为两场:第一场为现场抽题,按题目要求完成软件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现场操作进行打分;第二场为开放性理论内容考试,由教师提前公布试题内容让学生课后作答,教师根据学生的试卷答题情况进行打分。平时成绩30%、理论30%、现场上机操作成绩40%综合以后的分数才能被算作是学生的期末总成绩。

虽然考试和打分步骤繁琐,但从收获的课程效果来看,学生重视课程的程度和对软件的掌握程度都相较于从前有了大大的提高。因此,实验课程可以在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内容并不断创新上课形式,也可以设定学期末的学生作品展映,邀请多个教师集中打分,体现实验课的特点特色。

四、结 语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课程设计一定要从内容上强调专业的实践性和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形式上运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来测试分析、编辑制作大量的录音、录像作品,而较高的专业实践技能也只能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实现。[3]此外,学院师生开设《录音工程》《电视摄像》《音频编辑与制作》《拉片实验》《新闻摄影》等课程都需要在专业实验室内进行,因此加快实验中心的建设步伐、加大实验中心的开放力度、做好实验室的资源共享等也成为了满足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更好地辅助专业理论教学的重要步骤。

实验课程的训练不单以满足课程需要为目标,而应在教学中强调互动、引发学生兴趣,设计阶梯式逐渐加大难度的课程内容,注重学生作品完成情况的后期讨论与改进,为课程建立网络展示平台,更好地推广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程锐.数字音频制作课改研究[J].学周刊,2013(5).

[2]戴一平.多媒體音频制作与处理技术[J].电声技术,1998(12).

[3]何艳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验中心建设及开放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