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关照与德性回归

进修社 人气:1.56W

论文摘要:情感是亚当·斯密解决问题的万能x匙及其学出发点,德性则是其伦理思想的归宿。斯密晚年集中研究德性,同时辅以早期的同情共感、合宜性等原理,构建了以情感自制为主的完美德性论。他的德性论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形成过程,有着鲜明的特点,在内容、作用、评价标准以及与财富、幸福等关系上都展现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独特见解。

情感关照与德性回归

论文关键词:同情;情感;合宜性;德性

亚当·斯密的伦代表作《道德情操论》前后共修订了6次,其中许多地方都做了重大修改,尤其是他对德性的看法变化最为明显,正是从这一变化中我们得以窥见其德性观的嬗变过程。斯密早年主要是以同情和旁观者理论来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他对德性的关心是一个逐渐加强的过程。…”随着思想认识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面对转型期发展中财富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张,斯密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德性,加强了对自制等德性的研究,同时积极贯彻情感论和合宜性等原理,共同构建了情感自制、理想的旁观者、全面的合宜性三者有机结合的完美德性论。

一、亚当·斯密德性论的形成

斯密的德性论是一个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从不明晰到基本明朗,从德性社会化到德性自制化的动态的、与时俱进的逐步发展过程。斯密由人的同情心出发,引出“同感”,进而在“同感”基础上展开合宜性、自制等整个理论的阐述,到《道德情操论》第六版基本完成了他的以同情共感为起点的完美德性论的建构。

同情论是亚当·斯密伦理学体系的出发点,也是其德性论的逻辑起点。斯密的“同情心”是对心理联想规律的运用,其核心是表达人的“设身处地”这一“换位设定”思维与情感体验方式。他认为人类并不具有天赋的德性,最多只能说人天生具有一种同情的能力。同情心必须在某种社会情境中才能与道德挂钩,自然本性的“同情”只有外化为人际关系中的“同情”才是有意义的,而实现这一转化则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同感”为条件。“同感”就是通过心理联想机制,由旁观者将自己设想为公正的第三者,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进行设身处地的想象,从而产生行为当事人应有的感情。斯密认为诸美德主要是因为得到了公正的旁观者的赞同才具有了道德的规定性和价值,才成为一种道德的规范和美德。然而,作为旁观者,尽管我们有同情共感的能力,且无论多么努力,有时却并不能完全、彻底的进行设身处地的想象,感受程度也不是总能与当事者一致。斯密认为这时可以通过旁观者与当事人进行想象中的立场交换来达到情感的足够一致,成为道德认可对象的行为和情感的合宜点,由此形成特定行为和感情的合宜性,这样德性便从合宜性中产生。…"至此,其完美德性论得以基本构建完成。

二、亚当·斯密的德性内涵及其德性论的主要内容

(一)德性的内涵

真正的德性存在于合宜性之中,但德性又不等同于合宜性。斯密认为感受力是德性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应是一个人对合宜性的判断。所以,他的德性是一种基于感受、感觉的对行为合宜性的判断,是一个人以自己对品行高尚和尊严的感受来控制对自己所受到的痛苦的敏锐感受,使自己的行为变得稳定、持久、合宜。…‘对于合宜性的判断,斯密提出了两个标准:理想标准和现实标准。在他看来,真正有德性的人是那种只用第一个标注来衡量和判断自己的人。斯密眼里的德性,实际上是一种自知之明和他知之明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源自一个人按照精密合宜性和至善的观念要求自己。

(二)亚当·斯密德性论的主要内容及各德性的作用

谨慎、正义、仁慈和自制是亚当·斯密德性论中关于人的幸福的四种主要德性,也是构成其德性论的主要内容。斯密将这四者分别概括为“完全的谨慎”、“严格的正义”、“合宜的仁慈”和“最完美的自制”。